理解工作
(2025-02-27 06:02:02)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闲翻闲书 |
闲翻闲书第51篇
理解工作
《理解工作》这部近50万字的巨著,是荷兰人扬·卢卡森写的。
中文版的腰封上写着:工作史本质上就是人类史。不工作的“乐园”,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存在。遍及亚非欧美,从狩猎采集时代到视频会议时代,全面呈现70万年全球劳动史。
我在《撞见未来》一书中曾经预言,在智能化时代,人类将从必要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卢卡森却认为不工作的“乐园”,将来不会存在。这让我对他这本书十分好奇。我想知道他所说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意思。
可读罢《理解工作》,并没有让我对工作产生新的理解。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在探讨劳动关系演进的历史脉络,主要是为了说明,工作不只是为了赚取生存资源,还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并从中获得尊重与自尊。结论是,人际关系才是工作的核心。
既然人们离不开人际关系,而工作的核心是构建人际关系,因而不工作是不可能的。
对这个结论表示严重怀疑。
建立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多了去了,干嘛一定要和工作死嗑?况且,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功利性主导的,既不可靠也缺乏温度。
随着AI变得全能,人类必定不再会有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但人们当然还会“工作”。只是此“工作”,不是彼工作。
当下及过去的工作,不管你乐意或不乐意,你都不能不去工作。未来的“工作”,只发生在你愿意的情况下。也因为你乐意,也就不是工作了。比如:职业球员踢球是工作,非职业球员踢球便不是工作;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打比赛是工作,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找比赛打,便是娱乐活动。
未来的人类史,将不再是工作史,而是生活史。人类生活,为AI的工作,创造价值与意义。人类历史既将掀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