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之书
(2025-02-05 07:08:56)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闲翻闲书 |
闲翻闲书第50篇
预测之书
罗振宇编著的《预测之书》,副标题是: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众生观世界,习惯分好坏。
佛陀看大千,都是现象,都是过程,都来自缘起缘聚、缘散缘灭,无所谓好坏。
《观测之书》的首篇,是刘擎教授的《人类2.0会以全新的方式存在》。人类2.0,就是经过科技加持、改造后的增强人。人类2.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都可以“心想事成”。但是,科技进步正加速人类向“三无状态”的生活转变:“无历史的时间(每一天都新颖得像是从零开始,与过去只有稀薄的关系),无实体的空间(主要的生命活动发生在一个既不存在又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空间),无目标的体验(活在当下的点存状态)。”
《观测之书》的最后一篇,是梁宁的《面对时代的变化,调优自己的选择》。文章开篇发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拉开差距?
三个条件:时代、认知与运气。
不同的时代会成就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成就。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一个人想到那里去、用什么方法去。
不同的运气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机会、有什么样的机会。遇上什么时代、具备怎样的认识,也有运气的成分。
时代与运气,个人左右不了。要调优自己的选择,只能提高认知。
其实,核心是认知。大家的认知提高了,就会影响时代,甚至造就时代。时代变化了,整体的运气就变了。个体的认知提高了,被运气眷顾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AI的时代即将到来。它是怎样来的?是少数人的认知提高的结果。AI时代是好是坏?这要看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认知普遍高,就会感觉好。认知普遍低,就会感觉坏。
因此,在佛陀看来,世间并无好坏。
所谓预测,就是突破既有认知。看预测之书,重点不是预测的准不准,而是是否突破了既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