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黑匣子”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七十七
心灵或者心理是个打不开的“黑匣子”,人们只能猜,不能看。面对这种状况,有些人不满意、不甘心,也不罢休。他们要踢开“黑匣子”。
有些人认为,心灵或心理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可忽略不计;心理学的真正主题是行为,而不是记忆、推理、意识、意志和无法看到的、由心理学家想象出来的内在过程。
他们这种想法的来源,不少人大概能够想到,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既然人和其它动物是同宗,我们就可以像研究其它动物一样来研究人,而不必像过去与当下的心理学家们那样搞得如此复杂如此神秘。也有的人把人当作机械,不必一定知道机器内部发生了什么,只要知道如何操作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就可以了,或者说这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他们从动物实验开始,从中发现动物也能够产生简单的联想,甚至是推理,也可以玩一些高级游戏。既然如此,也就可以对人进行类似的研究。
他们的想法相当有道理。
人类不知道雷电形成原因的时候,对雷电的各种猜测、想像并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最有用的是知道怎样避开雷电造成的危险,这只要观察现象就可以了。
再好的道理都是有条件的,都是部分道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人类对雷电的好奇,以及由此引发的想象与猜测,是科学发展的动机之一,也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序曲。
在当时的条件下,踢开“黑匣子”的想法很及时很必要很有意义。这种研究路径,后来被称为机械主义、行为主义。提到行为主义,很多人就会想到刺激与反射,还会想起俄国人巴甫洛夫。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很重要,他就是桑代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