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上帝的牧师与实验物理学之父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七十二
在德国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牧师既相信上帝也相信科学。他在教堂的顶上装上了避雷针,以防止上帝遭到雷电的袭击。镇上的人很不理解:难道上帝还需要人类来保护吗?
当科学诞生之后,相信上帝与相信科学就成了一个矛盾,也就成了一个心理问题。当爱情的故事出现之后,相信爱情还是相信生理与生存就成了一个矛盾。发展进步是一个丰富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失落与痛苦、快乐与幸福增长都在增长的过程。这又是一个矛盾,也给心理学带来新的问题。
这位牧师有一个儿子,叫费希纳。
费希纳在大学里学习医学,很快又对物理学感兴趣。毕业后作过翻译,后来在大家里教授物理。费希纳30多岁的时候,双喜临门。喜得全职教授职位,抱得美人归。福有双至,祸也同行。他的身体日益恶化,失眠,不能集中注意力。于是他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为了研究视觉,他戴上太阳镜观测太阳,却患上了恐光症。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将墙壁刷得漆黑,不见任何人。经过几个月的折腾之后,他的病情忽然好转,开始走出房间,却感觉到了与过去不一样的色彩。
这让他的学术研究进入了科学与神灵并重的路子。他认为心灵与物质同在。他要研究外部刺激与心灵之间的数学关系。他写了一本书,详细讨论了植物的精神生活。不过,他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
他修改了“韦伯定律”,后人称其为“费希纳定律”。他写下了两卷本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批驳物质主义,却拓展的测量感觉的方法,并取得的崭新的成果。因此,也有人称他为“实验物理学之父”。
真正的高人,如同宇宙天地,可以包罗万象,让神学家、科学家等与所有生灵一样都有一个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