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2024-08-06 06:36:15)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闲翻闲书第36篇


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无论是被大多数人认为的好人,还是被大多数人认为的坏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

《人性的博弈》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为此,作者主持做了许多实验。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参与者只做一个A与B的选择,如果选A,自己可以得到100欧元;如果选B,便得不到这笔钱,但可以导向另一个结果,就是由研究人员向结核病治疗机构捐赠350欧元,这笔钱可以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

有多少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收益,去挽救他人的生命呢?答案是57%。刚刚超过了一半。

实验还没有结束。如果告诉被试者,挽救的不是一个人的生命,而是10个、50个,愿意放弃100欧元的人则显著增加。

也就是说,做好事产生的积极外部效应越大,愿意做好人的人数就增加。

这依然没有结束。如果告诉被试者,选择A可以得到50欧元、30欧元,选择B可以挽救一位结核病人的生命,此时选择挽救他人生命的人员也会显著增加。

也就是说,在做好事产生的积极外部效应不变的情况下,个人付出的成本越低,愿意做好人的人就越多。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做好人的成本太高,会让好人变少。或者说,高成本低收益不利于道德行为。

那么,教育起不起作用呢?

当然有作用,却主要是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其实很小。实验表明,同一个人,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更可能选择利己,在有人知情的情况下,更可能选择利他。这说明人的行为主要不是取决于他是否清楚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他遵守道德可能获得的积极外部收益有多大,或者违反道德可能损失的外部收益有多大。

在我看来,作者的这个结论又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获得的收益高于付出的成本,那这样的行为还能够称得上道德吗?如此为人处事的人还能称得上好人吗?

有益于他人的事才能叫好事,做好事的人才能叫好人。只要做有益于他人的事,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包括钱财、情感、时间等等。

如果做好事总是吃亏,愿意做好人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如果做好事有便宜可赚,那就算不上好人。既想做个好人,又觉得做好人吃亏,就会觉得做好人挺难的。

一个健康社会对人的合理的要求是:做一个真正的人。怎样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呢?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不以任何借口去害人,就算是入了“人”的门槛。做成人,就很难;做一个好人的道,比蜀道还难。

尽管做好人难,尽管连做一个真正的人的门槛也没进去,但我们又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蹈覆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