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使博士

(2024-05-30 05:40:41)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天使博士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五十六

    说到这位天使博士,会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们都出生在富贵之家,最后都出了家。

    天使博士的父亲是伯爵,母亲是西西里岛王子的后裔。他5岁就被送到本笃会修道院住读,14岁才离开。在那不勒斯大学毕业后成为多明会僧人。这让他的家人大为失望。他们把他关在自家城堡里,希望他能够改变主意。

    为了引诱他脱离苦行僧式的生活,他的兄弟们往禁闭室里投放了一枚性感美女。结果却让他的兄弟们大为震惊。天使博士拿起一根火棍满屋追打美女,把房门上的十字架都点燃了。他的母亲为其虔诚所感动,把他给放了出来。此后,终生从事神学研究和传教工作。

     这位天使博士就是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阿奎纳。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都提供了人的心理诉求与信仰追求因生活环境、自身经历而变化的鲜活案例。

     阿奎纳师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方法论,把理性引进神学,是自然神学的最早倡导者。他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的称号。

    阿奎纳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布在《神学大全》里的三篇文章:《人类论》、《人类行为论》和《习性论》,以及《论恶》、《论爱》、《论灵魂》等著作中。他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类:为维持生命和繁衍的活动、感觉与对外界的情感反应活动及智能和意志的神圣活动。感觉又分视觉、听觉等五种外在感觉和对外物整体的概念、记忆、联想、分辨事物等四种内在感觉。对外界的感情反应分为爱、欲望、愉快、失望、悲伤、惧怕、勇敢、希望、愤怒、怨恨等。他还把心灵的功能划分为三个层次:生长性、感知性和理念性。

     阿奎纳的认识论是双重性的:人们可以通过经验和理智认识一些事物,而其它一些事物只能通过启示才能得到。通过双重认识论,开拓了神学的生存空间。

    “天使博士”是其崇拜者对阿奎纳的爱称。他的同学还给他起过另外一个外号,叫“西西里的大木牛”。因为他似乎反应迟顿,几乎没有情绪变化。

  情绪波动不大的人,更可能专注而持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请放过阿勒泰
后一篇:以身饲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