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入藕花深处

(2024-01-12 05:54:43)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误入藕花深处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四十二

    继续用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来聊心理学。

    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这其实是她特别留恋、特别怀念的地方。当我们对一个地方、一个人有了特别美好的印象,尤其是有了很深的情感,我们的潜意识就会维护她、美化她,即使是有了不好的情景,也会给出了个合理的美妙的解释。

    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与芬兰争夺半决赛席位。阿根廷先进两球,荷兰人扳回一球。比赛进行到补时阶段,阿根廷仍然一球领先。距离终场还剩下不足三分钟,此时荷兰进攻,阿根廷球员背后推倒了荷兰球员,裁判给了荷兰任意球机会。解说员苏东说:“这个动作很不应该,不聪明!”白岩松则说:“这也是个策略!你看,罚这个任意球起码一分多钟过去了。”很不幸的是,荷兰人利用这次前场任意球机会,打出了精妙配合,就在读秒时刻攻破了阿根廷的球门,把阿根廷人拖进了加时赛。

    在对方禁区附近犯规,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行为,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可白岩松为啥把阿根廷球员的错误行为美化为一种拖延时间的策略呢?因为白岩松也是有情怀的人,喜欢阿根廷队的足球气质,对他们有一种情感寄托,所以他不能够接受别人说他们不好。这是其一。当然还有特别重要的其二,在阿根廷攻入一球后,老白说,他看过好多阿根廷队的比赛,他在一球领先后的防守做得特别好。老白为了证明自己之前的话没有说错,也就只能把犯错美化成拖延时间的策略。当然这些都是潜意识运行的结果,也可算是“误入藕花深处”。

     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解读成完全不同的性质。

    人的情绪系统是自动运行的,不太受理性支配。我们的情感经常会“误入藕花深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