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佛生观
(2024-03-11 06:46:11)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阅读分享第185篇
佛陀的佛生观
佛陀的佛生观,就是“无为”。“无为”才能得大自在,“有为”就会有障碍有羁绊。准确在说,只要有无为与有为的分别,就是羁绊,就是走在与本心相反地路上。
须知,佛陀的“无为”,既非无为也非有为。因为佛陀的认识论里没有二分、没有对立。
这个“无为”就是有作为而不觉得有作为,没有作不作为的念头。比如有益于众生,并有觉得有益于众生,没有认为是在为谁做事。像太阳一样,沐浴万物,并不觉得给万物带来了什么,也不认为万物应该怎样。或者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佛陀称之为自性光明、自性呈现。所以,佛陀说,释迦牟尼不是佛,释迦牟尼没有传法。所以,六祖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无为”引伸出万物平等,彼此成就。佛陀称之为回向。“回向”就如太阳与向日葵的关系那样。
既然“无为”,为何还有戒律?戒律是约束凡夫的。一旦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便没有什么戒律可守。
佛陀与众菩萨不断地开示众生,意在众生由人生观之类的观念转变为佛生观。须知,佛陀的“意”既不是有意也不是无意。所以,佛陀说,并无众生可度,只有众生的自性呈现。佛陀并没有觉得自己在度众生,所以众生觉不觉悟,佛陀依然得大自在。
了解佛学,须知一条主线,那就是不“二分”。也就是要理解“空空复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