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众生
(2024-02-22 05:39:26)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阅读分享第182篇
何来众生
五祖弘忍与弟子神秀、慧能的故事,多次在在文字上看到、在视频中听到,注意力多在三位主角与两首偈子上面。近日颂读《坛经》,读到《行由品第一》,注意力却发生了大转移,从三位主角身上,转移到了众生身上。
在这个故事里,众生才是主角。按照佛陀一贯的逻辑表达:不是主角,才是主角。其中的关键是:既不觉得“不是”,也没有意识到“才是”,恰恰是证入菩提。
比较绕口,不去管它,先来看看故事中的三个场景:
其一,五祖对众弟子说,你们都写个偈子,我看看你们觉悟了没有。我要从中选一位,传他衣钵,作第六代传人。众弟子听了悄悄议论:那肯定是神秀啊!我们还写什么偈子?将来跟着他干得嘞!
其二,神秀悄悄把偈子写在墙上,五祖看了,知其未悟,却故意说好,众人则竞相传颂。
其三,慧能也写了偈子,众生看了,觉得好得不得了,似乎是肉身菩萨降世了。五祖看了后,故意说,未见佛性。众生又觉得五祖说得对。
这三个场景至少说明了这么几个事儿:
众生的本来、本性并没有多大差别,大家都能凭直觉感悟到哪一个真正觉悟了。
众生太聪明,太能算计了,都在依据权威的导向,决定自己的看法、态度与行为。正是执着于算计,才让自己陷入平庸。
不是智者有多强,而是众生不自知地往下“流”,无意间把智者留下在了高处。
在《西游记》中,祖师对孙悟空说:“你去吧!”悟空说:“师傅,你让俺到哪里去?”祖师说:“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
啥意思?
众生来自高处,来自澄明之地,却在尘世持续不断地往下行,夜以继日地往尘埃里走,所以得回去,去找回那个原本的自己。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就成了齐天大圣。
因此说,众生就是一群迷失了自己的人。而没有迷路的人就成了贤人、圣人、智者。
众生制造了英雄,英雄改变了历史,因此也可以说,历史是众生创造的。也正因为如此,世上并没有记载众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