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所得而得

(2023-10-23 05:25:54)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闲翻闲书第11篇

无所得而得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字很长,文字很少,不过数百字,但主题很集中,就是论空。

空,所以无所得;无所得,所以无挂碍;无挂碍,所以无恐怖;无恐怖,所以心干净;心干净,所以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到达彼岸。

空,是几个意思?佛祖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祖的话大多不好懂。因为他讲的是超越了我们感官世界、经验世界与理性世界的智慧,所以才叫“摩诃般若”,意思就是超验智慧、超级智慧,超越了众生(包括人类)智慧的大智慧。佛陀讲“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感官世界、经验世界与理性逻辑世界。“三界”之内的存在,包括物质的、情感的、理论的等等一切,都是虚幻的。

众生对佛祖说的这个“空”,有许多解读,但都不能说解得对不对、好不好、深不深。因为佛祖认识论的核心就是“不二法门”。啥意思?不分两边、不执两端、不走极端。

请注意,佛陀的“不二”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佛陀说“不分两边”、“不执两端”,是在说本来就没有“两边”与“两端”,众生以为的“两面”与“两端”等对立性存在,都是幻相。而像孔子说的“中庸”,是方法论。孔子认为事物有左中右等等的区别,但在方法上则既不要左、也不要右、而是要取中,从而做到恰如其分。

佛陀说的是本来如此,孔子讲的是如此才好。

在佛陀的觉悟世界里,色与空在一起,空与色不分家;空就是色,色就是空。

既然色与空是一回事,何必还拿出来说事?不是佛陀多事,而是因为众生把它们当成了两回事,所以佛陀要点破这个事。既然是一回事,直接说色与空是一回事就完了,干嘛搞颠来倒去的反复说、说反复?

一回事是不假,可在一回事里,也有不同的情节。比如,海水、河水、溪水等都是水,但水在不同的地方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特点。水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各种因缘聚散的结果,但水的本性是恒定不变的,又是空空如也的。

水的样貌是有形可见的,水的本性是无形无象的。其样貌相当于色,其本性相当于空。列位,这色与空是不是一家子?虽说是一家子,却也有家庭成员与家风家魂的分别。一切存在,本来性空。这个本来之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个空可以作为名词来理解。

佛陀讲空,也有动词上的空,就是清净的意思。比如“五蕴皆空”、诸法皆空等等。空,才能看得高行得远;空,才能有新有可能性;空,才无烦恼与痛苦。

执着于色,为色所限;执着于空,因虚入邪。所以,还要不空,还要空空,还要空空复空空。不断地在究竟真实、究竟根本上去悟空,才可能觉行圆满。

空不是具体的,对空的理解也不能是固定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