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到底是谁

(2023-11-16 05:44:27)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我到底是谁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三十四


    你怎么证明你就是你?或者说,我到底是谁?

    提这样的问题,大概会被人当作神经病的。因为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但是,对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们来说,这是值得怀疑的。

    比如,你每日三餐,是在为谁吃饭?在生物学家看来,你是在为你肠胃中的菌群吃饭。你的口味,并不是你的,而是它们的。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肠胃是人的第二大脑。它不光决定你的口味,还管理你的情绪。它们开心,你误以为是自己开心。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你、我、他都是“股份公司”。弗洛伊德则认为,“我”是一家合伙公司,共有三个合伙人,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唯乐原则,追求当下的满足;自我遵循理性原则,可以延迟满足;超我遵循价值原则,坚持理想至上。它们之间经常产生分歧与矛盾,这就是我们经常犹豫、焦虑的原因,也是自豪、羞耻等心理的来源。自我是召集人、居间协调人和最后的拍板人。自我在拍板的时候,经常是左右为难的。

    苏利文认为,人不可能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脱离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他发现每个人的确如弗洛伊德所言都有“三大股东”,但不是本我、自我与超我,而是“好我”、“坏我”和“非我”。这三个“股东”开会的时候,也经常打架,许多时候没有办法形成一致意见。

    有的人有选择障碍,其原因就是他的“三大股东”实力平均,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压制不了谁。

    也有心理学派并不认同“我”属于“三大股东”的观点,他们认为“我是谁呢”?咱后面再慢慢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图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