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哲学
(2023-09-12 06:16:18)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哲学不哲学
卖什么吆喝什么,干什么钻研什么,爱什么什么重要。比如,热爱哲学的,又在哲学上有些成就的,就觉得哲学特别厉害。
近日,看了不少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先生的视频。先生“学五才八”、学贯东西,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偶尔听了先生讲科学与哲学的片段,就有了点小感触,止不住想说几句。
先生说,有些问题科学解决不了,得靠哲学。的确,如果科学啥事都能解决,哲学就没用了。问题是,哲学怎么解决问题?
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是哪里来的?主要是科学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改变了现实世界,于是制造了新的生活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需要哲学来回答。
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必定是新哲学。用治普通流感的药治疗“新冠”,不是误了性命,就是留下后遗症。可如今搞哲学的,以及主理“心灵鸡汤”的,基本上都是在旧哲学里找材料、抽老汤,加上些“油盐酱醋”与“诗酒糖茶”。味道是新的,质料是旧的,其实没什么疗效。充其量,也就是起个致幻药、迷魂汤、镇静剂、清凉油之类的功效。
到了新地方,不适应、不舒服,退回到安乐窝里,舒服是舒服了,却没有什么新生活,终归还是不甘心。不甘心也就不能舒服下去。
哲学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矛盾对立中发展变化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是联系的、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科学给哲学制造问题,哲学要借助科学来发展自身并解决问题。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间走怎样的路,以及怎么走路,统统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哲学要回答这类基本问题,一刻也离不开现代科学的营养。
科学与哲学都是为生活服务的。科学与哲学是生活的双翼,少了任何一个,都飞不起来。如今,一只翅膀是现代化的,另一只翅膀还是上古的,勉强起飞,便不协调,样子还很难看,于是,搞哲学的人们,有的就想裱糊哲学这只翅膀,有的就想更换科学这只翅膀。无论哪种办法,都飞得十分吃力、相当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