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印度也有病吗

(2023-06-23 05:46:45)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古印度也有病吗

我们该吃什么之七

          人们说,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三大文明体系。古希腊文明多关注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哲学与科学的基础。中华文明多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纲常伦理与社会治理的丰富理论。古印度文明多关注人与未知世界的的关系,以人到哪里去的归宿反过来安顿当下的生活。

    概言之,古希腊思考从哪里来,古印度想象到哪里去,大中华探讨在来与去之间的这段路程该怎么一起走过。《西游记》里,唐僧负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孙悟空可、哥几个负责路该怎么走,猪八戒会想着路上得收获点什么。

    前方聊过,这些并不是古人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急需有人来解决。那么,古印度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如果有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无”。

    恒河平原,肥沃的黑土地,热带季风气候,非常地适合农业发展,非常地适合自给自足,非常地适合自由散漫。冻不死、饿不死,但也发不了大财、形不成整体。这就构成了一种病态,好也好不到那里去,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可以无所谓,也会很“无”。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合是大势,但推动力主要来自北方。北方自然条件恶劣,离开南方,日子就很难过下去,这才是根本。

现代人经常讲平等,其实完全平等是很无趣的。因为人需要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一个群体之中,谁也不比谁富,谁离了谁都照样过日子,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有淡了。患难出真情,关键在需求,重点在不平等。

所以,印度教搞出了一套等级制度,从人文上制造差别。

没有差别无趣,可有了差别又会不平气。怎么办呢?古印度人就到未知世界里去找出路。他们构建了一个神灵、心灵等互动的既平等又有差别的世界。到了地狱,大家共同受苦;到了极乐世界,大家共同喜乐。

    人死了,会到不同的地方去。至于你能到哪里去,要看你手里拿下的是一本什么“护照”。“护照”签发所依据的标准,是你在世上干了什么事。不仅如此,你在现世过什么日子,不由你现世的作为决定,而是由你上辈子、上上辈子的作为决定的。你要想改善下辈子的生活,唯一的方法就是快乐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有个韩国人写过一本书,说印度人是世上最快乐的穷人。到印度,你打开电视机,会以为只有一个频道。因为几乎所有电视台播放的节目,都是载歌载舞的喜气洋洋的。既然当下是由上辈子决定的,那就快乐地接受它。

   活着不是问题的时候,活法就成了问题;活法不是问题的时候,死后的事就成了问题。古印度文明,主要是通过“延期支付”,以死后的生活期权,来安顿当下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份期待,当下的所有际遇都是喜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童年的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