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有什么用
我们该吃什么好之六
去年末,看到作家韩少功和清华的教授,搞了一个对话,谈科技与人文、人与AI。他们认为,AI再厉害,也不懂得意义;科技如果丢了人文,就会成为有害之物等等。
这些思考与讨论十分必要。也许,我们还要再追问一步,人类的所谓意义有什么意义呢?会思考意义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呢?
科技也好,人文也好,都是为了解决怎么活着的问题。可以说,意义的意义不过是为了好好活着。离开了活着,人文一文不值。
伦理道德、理论思想、意义价值等并不是什么崇高的东西,它就是人的另一类粮食、果蔬、饮料与药物。
人文和食物类似,有山珍海味,有野菜杂粮,有琼浆玉液,有粗茶淡饭;还与药物相仿,有中药,也有西药,有滋补之药,也有疏泻之药,有温和之药,也有虎狼之药。
它们的意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没有绝对的正或负、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鸡蛋含有高质量蛋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可有的人吃了会过敏,不过敏的人吃多了也会吃出病来。有病的人吃对了药能治病,吃错了药可能会死人;没病的人吃药,轻则吃出病来,重则吃掉性命。人文的价值意义与食物、药物同为一理。
这么说,那些对人文特别偏爱的老师们肯定会不以为然。其实,我们还可以考察一把现实,看一看人文让人类变得比其它动物更“人文”了没有。
事实上,创造了人文的人类比任何其它动物都更凶恶、凶狠与凶残。地球史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包括没有人文之前的前人类)像以具有人文思想为自豪的人类那样对自己的同类那么坏、那么毒、那么残忍!也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像具有人文思想的人类那样给其它物种带来如此频繁的毁灭性打击!更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像人类那样如此爱内耗、内卷、内哄!恰恰是创造了文化、追求意义的动物不仅比任何动物都狠、都毒,而且还更“蠢”。
有人会说,人类不是创造了文明规则吗?不是开始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吗?是的。但这不是因为人类有了人文意义,而是因为不这么做就过不下去或活不下去了。
人文不过是为人类群体或个体的活法找个理由,除此之外并无意义。让意义回归到日常平常的生活,意义才可能释放出温暖温馨的光芒。
人类追求意义,不但不值得自豪,反倒要时时警醒、处处警惕。因为人类惯常的做法就是以意义之名行不义之事。亦因此之故,假如AI果真永远不懂得意义之类的东西,它就一点也不可怕;如果它有一天也会创造意义之类的东西,它也不会比人类坏到哪里去。
既然我们连人类都不怕,还怕什么A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