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式足球
关于心理和心理学的故事之十八
那一年,李诞在“吐槽大会”上搞了一个体育专场,范志毅在舞台上吐槽国足笑翻全场,搞得后果很严重。这件事倒是给了我一个启发,那就是我们真的需要“脱口秀”式足球。
“脱口秀”是怎么逗笑的?先引导你上当,然后让你发现上当了,你刚以为明白了,接着就发现又上当了。用好听的话说,就是不断地制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用难听的话说,就是不断地让听众上当。脱口秀演员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着听众傻笑。听众笑得越傻,就越是愿意花钱买票,脱口秀演员就越是从心里大笑。
《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种题目,就是一个一个地公开关键词,让参赛者猜出一个人或一首诗,最先猜对者得分。这类题目考的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联想能力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同,相同的信息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联想。我们经常会上脱口秀演员的当,主要原因是思维方式不同。即使你的知识储备、联想能力不比脱口秀演员差,只要你的思维方式不同,照样会轻易上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因一句话而产生误解误会,甚至结怨成仇,其中思维方式的不同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足球比赛恰恰就是要对手误解误会,就是诱导对手犯错。用什么让对手误解误会呢?手段是制造假动作、假跑动、假场景等,最厉害的就是能够制造场景来欺骗对手,而底层逻辑则是与对手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脚后跟传球往往会取得好的效果,为啥?因为我们经常说:“踢球”,“踢”就成了我们从事足球活动的常规思维方式,突然有人用脚后跟来“磕”球,就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思维方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思维方式的异类,是脱口秀演员的看家本领。所以,球员们不妨学学脱口秀,尝试一下“脱口秀”足球。如果弄好了,球迷们就不会再嘲笑国足,而是看着国足踢球傻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