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假的心理机制

(2022-11-09 06:50:42)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造假的心理机制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十一

   人为什么会造假?

   造假来源于伪装,属于动物最重要的生存策略。越是硬实力弱的动物,伪装的技巧越高级。动物的肤色、毛色都有伪装功能。这个在自然世界中,其实就是生存本能,也可称为生存本领。

    曾经在丛林中生活的人类,生存能力处于下游水平,主要的生存策略,一个是跑,一个是藏。相对于跑,藏的投入产出率更高。无论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攻击,藏都比跑更节省能耗。为了藏好,就发展出了伪装术。善于伪装者,有着更强的生存能力,于是伪装就“写”进DNA里去了。到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就衍生出各种造假行为。如今在军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相对于丛林生活,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造假,心理机制也复杂了很多。大致上有这么几种:

    寻求刺激。造假也是一种冒险活动。冒险行为带来的刺激,能够给人以愉悦,如同鬼屋游戏、玩海盗船、坐过山车、蹦极等。

    获得成就感。小孩子玩躲猫猫,如果别人老是找不到,他自己就会出来。有的犯罪分子,有时会故意留下线索。为样他们就会收获比别人聪明的满足感。有的人会通过成功地欺骗他人,收获成就感。

    谋求公平感。一种是为他人谋“公平”,把自己当成侠客。一种是为自己谋“公平”,觉得自己吃了亏,受到不公正待遇,便以欺骗的手段自求“公平”。一种是从众心理,看到有人造假赚了便宜,自己不做就跟吃了亏似的。还有个别极端的,是出于报复心理。

    投机心理。造假的经济成本比较低,成功的概率比较高,为投机心理的形成制造了客观环境。也有的人是“赌徒心态”,心存侥幸,也豁得出去。

    总体上说,谋利还是造假者最主要的心理动机。人类最普遍的造假,不是造假物,而是做“假人”。其核心就是掩藏自己的动机,最惯常的表现就是说假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就是想错了
后一篇:隔岸观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