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照片暴露了什么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两张照片暴露了什么
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十二
在朋友圈看到两张照片,两张照片上各有两位青春女子,正结伴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其中一张是1972年夏天的,一张照片是2022年夏天的。
这两张照片被放在一起,焦点并不在人,而在她们穿的裤子。制作者的用意,大概是在对比时代的变化,聚焦贫与富的巨大反差。这个变化、这种反差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那么,这两张照片中有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呢?当然有啦!其中就有一种相同的心理机制。
1972年的照片上,两位女子的裤子,在膝盖处都补了大大的补丁,补丁是新的,裤子是旧的。而2022年的照片上,两位女子的裤子都在膝盖处留出了大大的洞,仿佛被狗撕下了一大片。为什么没钱买布的时候,偏偏要花钱买布来补洞?有钱买新裤子的时候,却非要买一条带洞的“破”裤子?
伪装是所有动物的生存策略,特别是弱者面对强者的时候,伪装就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越是穷,越想掩盖;有权有势的人周围,从不缺“孙子”。衣服破了,要千方百计补好,就是这种心理的一种反应。富了穿“破”衣服,其实是相同的心理,不同的行为。通过穿“破”来显摆自己的独特,并获得心理满足。穿“破”衣是“晒”的一种形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吸引人们的目光,也是生怕“锦衣夜行”的另一种表现。
补补丁是生怕被人“看见”,穿“破衣”是生怕别人“看不见”,本质上都是一种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