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第142篇
秦始皇的怨母仇女
秦始皇对他的娘亲可以说是怨悠悠恨深深。
少儿时期,秦始皇与娘亲身处异国,相依为命,感情既浓又铁。可当秦始皇干上了皇帝,他娘亲成了母后,各自的需求就变了,再好的感情基础,也经不住需求差异的强烈冲击。年轻守寡的赵姬为了男女之情,选择与儿子分道扬镳。
这对秦始皇是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母子情深转变为母子怨恨。秦始皇将这个怨恨投身到天下女子身上,催生出对女子保持贞洁的强烈要求。
秦始皇一个人拥有有上千名后宫佳丽,却要求天下女人从一而终,难道他是不懂人性、不通人情?
《红楼心解》在“生位论”一章中说,人类社会是一个生态体系,处于不同“生态位”的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需求不同,解决问题思路不同,满足需求的方法不同。秦始皇与母后赵姬的矛盾,表面上源于男女私情,本质上“生态位”的冲突。在秦始皇看来,他理应站在“生态位”的顶端;在赵姬看来,你的“生态位”是我给的。于是,母子两人的矛盾便难以调和。秦始皇对女子贞洁的要求,实质上是维护男子的“生态位”,是对男权社会的维护,也是对自己权力的维护。
婆媳矛盾之所以普遍存在,就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加入,让这个家庭的“生态位”起了变化。婆婆觉得自己已经让步了,媳妇还是觉得自己受委屈,儿子又深感自己两头受气。大多数婆婆认识不到,自己对儿子的所有关爱,都构成了对儿媳“生态位”的侵犯;大多数儿媳认识不到,自己和一个男子结婚,就是对这个男子母亲“生态位”的侵犯;大多数儿子也认识不到,结婚是自己生态环境的深刻调整。大家都以原有“生态位”来看问题,矛盾便层出不穷。不接受“生态位”的调整,心态就不会平和,那么所有的试图处理好相互关系的努力,都会积累为怨气,时间久了就形成怨的“堰塞湖”,迟早会决堤。
世间最难理清楚的就是爱恨情仇。理不清楚这玩艺,一生的努力又极可能付诸东流。爱恨情仇的背后,都有“生态位”的争夺在左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