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开个玩笑
昨天码字,编排了一番泰山与大连人的比赛,临了说期待有球队在对阵全华班球队的时候,能够硬气的说:“就用全华班打你!”这话,半玩笑,半真。结果有许多朋友开始为这句话较劲。看了朋友们的各种留言,各种观点,心里直乐。既然朋友们这么有兴趣,那咱就继续玩笑一番。
职业足球是个啥玩艺?其实就是个卖艺的行当。卖得性价比高,就是艺术。卖得刚刚够本,就是技术。卖赔了本,就是“金无术”。这里主要是两个功夫:吸引眼球,把眼球转化为财富。
怎么吸引眼球?方式方法多得很,其核心就是要有“老母鸡”精神,既努力下蛋又积极咯咯哒。其重点是期望值管理。或者叫管理预期。预期管理做不好,危机就会四处跑。大连人五轮比赛,只拿了6分,为何美誉度如此高?原因主要是两个:成绩超预期与谢指导的性格特牛逼。
纯竞技体育比赛,取胜是硬道理。但职业比赛,胜负是用来炒作的。炒作是为了吸引眼球的。什么德比啦、复仇之战啦、面对老东家啦、不败金身啦、连续多少场不败啦等等,都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眼球。职业联赛,本质上就是连续剧、故事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比如,泰山碰上广州城,肯定不是这个轮次的焦点,但如果泰山赛前放话上全华班,关注度就会大大提升,甚至有可能成为热点。如果还拿下了比赛,球队、俱乐部,尤其是主教练的声誉就会飙升。当然,你若是没这个能力,那就是自取其辱了。上全华班就是调整预期,并增加悬念。
有钱的时候,可以炒天价外援;没钱的时候,炒全华班也是一个选项。没有红烧肉,也可以红烧土豆嘛!炒全华班,不是不要外援。都不上外援,哪里有什么全华班可炒?总之,得想办法别让锅空了、锈了。
搞企业,得千方百计降成本,想尽办法增效益。能用一个技师就解决的问题,决不能让高级工程师出场;能有两分钱的利差,就不能满足于赚一分五厘。不然就活不下去。玩职业俱乐部,与办企业是一样的。中职足搞成现在这个鬼样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追求投入产出率,都想拿钱去砸冠军。中超每年只有一个冠军,其他人玩什么。难道是拿钱给人当背景?
玩职业足球,赢的点可不只是一个。项羽和刘邦PK,项羽输了,刘邦赢了,但楚霸王赢得了千古美名。项羽可以跑,却宁愿掉脑袋也不跑路。人得有这股子志气、血气、霸气,才能赢到最后。你没实力引进外援,我打你的时候不用或少用外援,这就是局气、豪气、霸气。用土话说就是:“有种!”用半土半洋的话说,就是自我加压、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中国足球人得有这个东西,如此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我希望有一天,世界一流足球联赛中最好的外援,五分之一以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血统:炎黄子孙;在中超踢球的外援,都是世界顶级的天才球员。
若是问我这一天能不能到来,我的回答是:“我相信想信的力量,我也相信不想信的力量。”
如果不差钱引进外援的俱乐部,有信心有能力用自己的全华班战胜买不起外援的俱乐部的全华班,这一天就会来得快一点。
都是玩笑话,不必太当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