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后台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九十八)
相信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碰到过这样的情景:早上,一妹妹挎着某大牌新款包包来到办公室,说道:“哎,姐妹,看我的包包好不好看?”
“太漂亮了!”“我前两天在商场看了半天,没下得了手呢!”“老实交待,谁送的?”“男朋友呗!”一番热闹之后,必有姐妹们背着“包包妹”嘀咕:“德性!”“得瑟!”“我看像A货。”“说不定哪天被甩了!”
人大多想比人强,可人比人气死人。不得瑟,自己憋得慌;得瑟大了,别人气得慌。别人得瑟,大家不配合,以后就没法一块玩了;你配合了,自己的内心就跟自己闹别扭。怎么办?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把日常活动分为舞台与后台。在舞台扮演一种角色,在后台扮演另一种角色。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日常,和剧场相同。剧场有舞台和后台。演员在舞台扮演的是剧本中的角色,在后台扮演的是剧组成员的角色,分别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在后台遵从剧团的规矩,有舞台服从剧本角色要求。
观众是不能进入后台的。通过后台与舞台的隔离,让演出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如本文开篇讲到的情景中,大家和“包包妹”在一起的时候,此时此地就是舞台。“包包妹”不在场的任何地方就成了后台。再比如:你的单位是舞台,你的住所是后台;你家里来了客人,你的家就是舞台,客人走了,你的家就又变为后台;在单位里,会议室是舞台,你个人的办公室是后台。你在不同的场所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你必须按角色来说话做事。人们的许多决策并非完全出自本意,而是来自角色要求。但每个角色中又都有你不变的那个影子在。
舞台与后台的隔离是至关重要的。它保证了人们在不同的场所,可以比较放心地释放不同的情绪与满足不同的需求,并让人这台复杂的设备获得调试、调适与调整的私密空间。否则,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陷入焦虑、抑郁状态,甚至产生对他人对社会的仇恨。这也是所有健康的社会都致力于保护个人隐私的原因。如果大家都想进入别人的后台,这个社会就病了。理解人的多面样,给人以独处的空间、独处的时间与独处的安全感,他才可能做好闪亮登场的准备。不进入别人的后台,不暴光别人的后台,才可能欣赏到精彩的舞台。
一支球队,赛场是舞台,更衣室是后台。那些没有在舞台上呈现出自己应有水平的球队,一定是后台出了问题,一定是后台的消息满天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