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2020-10-02 06:00:29)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他山之石 |
阅读分享第70篇
幸福
幸福是个可以讨论的议题,不是一个好的问题。因为它无法用概念、逻辑来推导,形成不了任何带有共识的结论。
当年,村里人看着城里人大鱼大肉大酒,羡慕得不行不行不行,觉得人家真是幸福死了。城里人也胡吃海喝得如彩虹幸福状。当村里人好不容易有鱼有肉有大酒了,城里人已经被“三高”折磨得不要不要滴,觉得村里人吃粗粮咽野菜才是纯天然无添加地绿色幸福啊!
人们骑着自行车跟三孙子似的赶着去上班的时候,看见有人开着小轿车,“日”滴一声从身边飞过,心想自己要是有辆小吉普开着,该多幸福!可有了私家车没几年,又撅着屁股跑马拉松了,累得跟龟孙子似的,却每个细胞子里都洋溢着幸福感。
恋爱的时候,一搭手就跟过电似的,精神恍惚都觉得是频送秋波,放个屁都清香四溢,睡梦都被幸福填得一帘一帘滴。结婚生子若干年后,左眼是累,右眼是泪,放眼望去,好像别人的都比自己的好,怎么着都找不着幸福感,每当填写婚姻状况的时候都想填“已累”。
幸福感是随着参照系与参照点而变化的。有人“理财系”,有人是“情感系”,有人是“文艺系”,有人是“物理系”等等。而且人们还可能“转行”或“跨界”。同一个参照系,又有不同的参照点。比如:同为“理财系”,有人的参照点是“隔壁老王”,有人的参照点是提出过“一个小目标”的老王,也有人的目标是代表着第一的那个“王”。
就是说,幸福与价值观关系亲密,与期望值关系“茂密”,还与自己当下的处境 关系甚密。由穷的流急汗到富得流大油,价值观、期望值都会多次“变心”,那幸福的感觉也会变换多种模样。
组织、他者可能会为别人的幸福创造环境条件,但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能给他人幸福。故,任何组织与个人以为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幸福都是愚蠢与危险的;相应地,任何人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组织或他人也是愚蠢与危险的。当然,生活在一个自以为给他人带来了幸福的组织里的个体,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组织也是有道理的。
所谓的顿悟与解脱,就是参照系与参照点的调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洞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因为佛的参照系与参照点是宇宙,有又无、实又空。(写于202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