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

(2020-06-28 06:31:48)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阅读分享第53篇

回忆


回忆不只是提取,还是加工。

《重案六组》中有这么一段故事:目击证人陈述,他看见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出现在案发现场。公安人员发现了一些疑点,便到现场考证。他们发现,目击证人说自己与犯罪嫌疑人的距离在百米左右,而现场的情况是,30米之外根本看不到人的影子。难道是目击证人在作伪证?

事实是这样的。这个地方原本是个工地,晚上有灯光。目击证人曾经在这儿看见过犯罪嫌疑人。但是,这个工地已经停工三个多月了,现场早已是漆黑一片。他的证词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回忆、坊间传说与自己的想象。

任何人的回忆都不是复原,而是再造。而且回忆至少经过了二次加工。第一次加工是记忆。记忆不是复制粘贴,而是一个编码与再创造的过程。所有的记忆都不是那个原本。接下来的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再创作。记忆与回忆,都包含了自己的理解、期望与想象,也包含了他者的期望与引导。回忆与自己期望相符,便自以为是事实,与他者的期望相符,他们便认为是事实。

人们常说,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年轻人喜欢畅想未来。其实老年人与年轻人都经常回忆,只是回忆的目的不同。老年人的回忆,是品味。这个品味,添加了许多当下的情感。年轻人的畅想,内含着对过去的回忆。这个回忆是对未来的支撑。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他们的当下都是过去与未来的混合物。所有的回忆是服务于生活的质料,并不是事实,更不是确凿的证据。(写于20204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球忆
后一篇:心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