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寸博客_rc9
方寸博客_rc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905
  • 关注人气:3,9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衡量

(2020-06-01 07:11:14)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阅读分享第46篇

衡量

“无法衡量,即不存在。”艾森克教授最喜欢这句话。艾森克是上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与思想家,主要研究如何量化人性的某些方面。

艾森克喜欢的这句话太过豪横了。我倒是由此想到了另一句话:衡量决定竞争力。

自从有了度量衡,世界的面貌就开始日新月异了。凡是能够度量衡的事,大都能办得公平公正,也就能做得又快又好;凡是衡量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生存能力就比较强,发展得就比较好;凡是坚持改进、拓展衡量工作的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比较强,就能够经常开创新局面。比如华为,搞了人力资源1.0,又弄出了人力资源2.0。在如何衡量人的贡献上不断创新,才保持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与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总之,谁能把过去凭感觉来操作的事变成用令人信服的衡量来操作的事,谁就有了竞争优势。没有衡量的进步,就难有管理的进步。

从熬年头的等级制,到计件工资制、绩效管理与OKR,衡量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效率的提升与创造力的提高。

多数单位在对人的衡量上,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基本停留在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但是你还得感激涕零”的区域内。尽管技术一直在进步,产品一直在增加,薪酬一直在提高,生活一直在改善,可人们的幸福感不升反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人的能力与贡献缺乏有效的衡量手段。

为什么缺乏衡量手段?一个原因是难度大;另一个原因更重要更根本,那就是既得利益者特别是有权力的人,真心不愿意弄这个东西。

衡量一出山,南郭先生就没日子过了。许多领导整天说人才不足,天天喊着培养人才。好像对自己就是人才信心满满,好像自己真的是求贤若渴。其实真的是误会自己了。其原理,与走夜路吹口哨是一样的。

领导自己要真是领导人才,就不会没有人才。可没有衡量,又凭啥说人家不是人才呢?如果套用艾森克喜欢的那句话,无法衡量,那就不是人才。唉,说来说去,根子还在衡量身上。(写于202041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实践
后一篇:外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