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
(2020-03-30 07:11:52)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阅读分享第24篇
南北
春秋时期,隋国有位大臣叫季梁;战国时期,魏国也有位叫季梁的大臣。两个季梁都特别牛叉。前一位季梁,提出过“民为神主”的思想;后一位季梁,留下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大概季梁就是脊梁吧!
有人介绍经验说,抓流量的秘诀就是“不讲理”:不讲道理,只讲故事。这一招,其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庄子就是故事大王。《战国策》就是故事汇。“南辕北辙”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故事里的事是这样的:
魏王安排季梁到赵国出差。季梁在路上听说魏王要攻打赵国,急忙调头,回到魏国都城大梁,顾不上换朝服,穿着旅行装就去见魏王。魏王见了吃惊地问:“你、你咋回了,呢?”
季梁“顾左右而言它”,给魏王讲了个故事。他说:“我在路上碰见一个人,要去楚国。我问他‘楚国在南,你往北走,不中啊!’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再好,路不对,也不中。’他说:‘我路费多。’我说:‘路费再多,路不对,也不中。’他说:‘我的司机是个赛车手,水平高。’我说:‘大哥,大哥,你可听好,你说的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可就越远喽!
魏王听了,一脸懵逼地说:“请回答我的问题。”季梁说:“您想成就霸业,您要千古留名,并没有错。但若是依靠武器之精良、国力之强大,动不动就欺负人,拿着不是当理讲,拿着无耻当智慧,这样的行为,和那位想到楚国,却往北走的人,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德不孤,必有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世人几乎都知道,世上又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南辕北辙”的故事。无德失道,不是东西;不是东西,便不辨南北。
言行不一、知行不一,可耻;言行不一、知行不一,还不自知,可怕;不仅不自知,还自以为是,那就太可怕了!(写于2020年3月2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