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得住的未来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骚撩未来 |
憋得住的未来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四十四)
美国斯福坦大学沃尔特·米歇尔在上世纪60-70年代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也被称为“棉花糖测试”。
试验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对一帮喜欢吃糖果的孩子们说,我马上要出去一会儿,这桌子上的糖果,你们可以现在就吃,但只能吃一块,如果等我回来再吃,可以吃两块。
有些孩子选择了先吃,有些孩子选择了等待。事后跟踪研究证明,那些选择等待的孩子大多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个试验表明,一个人选择“即时满足”还是选择“延迟满足”,深刻地影响到他的未来。
如今,在综艺类节目中,经常有与这个试验类似的游戏。比如,你如果放弃继续闯关,你可以得到目前的奖品,如果你选择继续闯关,成功可以得到更多奖励,失败则将失去所有的奖励。有人会选择放弃,也有人会选择继续。这其实也是对一个人冒险精神与意志力的检验。
那些在取得了一定收获就选择放弃的人,更适合做常规性重复性操作性的工作,事业上一般不会大起大落,却难有大的成就。那些从不见好就收的人,更适合从事创造性冒险性挑战性的工作,一生可能充满风险,但也极可能成就宏图大业。
这个测试的意义不只在于你能否放弃“即时满足”去追求更长远的带有风险的更大的收益,更在于当你不能够得到“即时满足”时能,否做出有利于长远的正确选择。比如:有的球员,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仍然得不到教练的赏识,就会在心中暗骂:奶奶滴,老子不干了!他自己在惩罚自己,却感觉跟惩罚教练似的。其实,这个世上,少了谁不行呢?只有你自己不能少了自己的努力。也有的球员,一时打不上主力,或者觉得自己的薪酬少了或奖金低了,就开始闹情绪,就减少自己的投入。自己以为自己是在抗争,实际上是自己在降低自己未来打上主力或得到更高薪酬的可能性。
在职场上,因荣誉、金钱、职务等一时不能得到满足而闹情绪、发牢骚与减少投入,甚至搞对立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如此这般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的境况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