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憋得住的未来

(2020-01-06 06:46:43)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骚撩未来

憋得住的未来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四十四)

憋得住的未来

美国斯福坦大学沃尔特·米歇尔在上世纪60-70年代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也被称为“棉花糖测试”。

试验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对一帮喜欢吃糖果的孩子们说,我马上要出去一会儿,这桌子上的糖果,你们可以现在就吃,但只能吃一块,如果等我回来再吃,可以吃两块。

有些孩子选择了先吃,有些孩子选择了等待。事后跟踪研究证明,那些选择等待的孩子大多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个试验表明,一个人选择“即时满足”还是选择“延迟满足”,深刻地影响到他的未来。

如今,在综艺类节目中,经常有与这个试验类似的游戏。比如,你如果放弃继续闯关,你可以得到目前的奖品,如果你选择继续闯关,成功可以得到更多奖励,失败则将失去所有的奖励。有人会选择放弃,也有人会选择继续。这其实也是对一个人冒险精神与意志力的检验。

那些在取得了一定收获就选择放弃的人,更适合做常规性重复性操作性的工作,事业上一般不会大起大落,却难有大的成就。那些从不见好就收的人,更适合从事创造性冒险性挑战性的工作,一生可能充满风险,但也极可能成就宏图大业。

这个测试的意义不只在于你能否放弃“即时满足”去追求更长远的带有风险的更大的收益,更在于当你不能够得到“即时满足”时能,否做出有利于长远的正确选择。比如:有的球员,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仍然得不到教练的赏识,就会在心中暗骂:奶奶滴,老子不干了!他自己在惩罚自己,却感觉跟惩罚教练似的。其实,这个世上,少了谁不行呢?只有你自己不能少了自己的努力。也有的球员,一时打不上主力,或者觉得自己的薪酬少了或奖金低了,就开始闹情绪,就减少自己的投入。自己以为自己是在抗争,实际上是自己在降低自己未来打上主力或得到更高薪酬的可能性。

在职场上,因荣誉、金钱、职务等一时不能得到满足而闹情绪、发牢骚与减少投入,甚至搞对立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如此这般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的境况变得更糟。

     在自然界,越是懂得“延迟满足”的动物生活得越好,人类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卧薪尝胆的勾践、受“跨下之辱”的韩信与“卧龙先生”诸葛亮等等都是懂得“延迟满足”的典型人物,因此他们成为千古风流人物。好饭不怕晚,良缘不怕迟。懂得“延迟满足”,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才能够减少情绪失控、决策失误与行为失当。

     还是柳亚子先生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