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春风唤不回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十四)

从时间维度上划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可分为:决策前已有的情绪与决策时才有的情绪。
决策前已有的情绪与决策事项无关,可能是自己钟爱的球队刚刚输了球,也可能是刚刚失恋三十天,或者是身体最近不给力。这种情绪不来自于决策事项,却影响决策行为。
职场上的“老司机”在向老板汇报或请示工作时,一般都会打听一下,或者观察观察,老板的情绪是阴是晴。如果老板天气为阴,自己要汇报的又不是什么好消息,或者是不太好决断的难事,就不会再去自讨无趣。当然,如果要汇报的是好消息,那就另当别论了。
决策中的情绪是指因决策事项引发的情绪反应。 不同的决策事项会引发不同的情绪,不同的人对同一决策事项也会引发不同的情绪。一般来说,决策自己感兴趣的事、熟悉的事,就会心情舒畅;决策自己不感兴趣、不太熟悉的事,就不太开心,甚至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这就是“兴趣偏好”对决策的影响。
图巴执教鲁能时期,鲁能的进攻算得上是美不胜收,防守就相对差点意思。媒体、球迷一再提及防守问题,每次提及图巴先生都不高兴,而且回复就是一条:我要的是永远比对手多进一个球!图巴很少组织防守训练,不是他不重视,而是他不擅长。不擅长的事,多数人不愿意参与。
还有后卫出身的某国内教练,因一贯带队打防守反击,屡受诟病。他说:给我一个马拉多纳,我也可以打出漂亮的进攻。这个反击很漂亮。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如果给他一个小马拉多纳,也会被他训练成为后卫或是平庸的前场球员。因为对于进攻,他不擅长。他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想能够带支强队,一展才华,却始终得不到机会,不是命运不公,而是自己功力不够。
名帅里皮也不例外。他在带队参加第17届亚洲杯期间,执著地尝试三中卫打法。尽管有人提醒他球员们不习惯三后卫体系的打法,尽管内部训练时,三中卫的主力一方时常输给四后卫的替补一方,他在首战“吉斯”的首发阵形依然祭出三后卫。直到被对手先攻入一球后,才在下半场改为四后卫,并逆转取胜。比赛结束后,里皮表示对球员上半场的表现很不满意。可见,他依然不认为问题出在自己的决策上。
决策者都有主观心理预期。对自己感兴趣的或擅长的事,会不自觉地产生较高的心理预期,此时内心有一种“拍板”的愉悦感,然后愉快地对自己的决策表示满意。因为这种愉悦感会大大降低对风险的感知,甚至会对不同意见心生厌恶。决策者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就会不自觉地贬低其价值,做出悲观的预期判断。
决策者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惯常的表现是“不信春风唤不回”;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或事,往往是“春风不渡玉门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决策者来说,兴趣往往是误导自己的老师。兴趣太过单一,会钻“牛角尖”,进“死胡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