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不在球

(2018-01-05 07:16:21)
标签:

体育

文化

心不在球

心不在球


有个历史故事,名叫《赵襄主学御》。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王赵襄主;另一个是古代驾车高手,相当于今天的舒马赫,名字叫王于期。

赵襄主向王于期学习赛车,态度认真,学习刻苦,聪明程度也不低,自我感觉还不错,学了一阵子之后,便向王于期约赛。头一局,输了;他换了一匹马,再赛,又输了;再次换马,赛第三局,还是输了。赵襄主就生气地说:“你这老王,忒不地道!教我赛车,还留了一手呀!”王于期回答说:“我已经把驾车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赛车最要紧的是:赛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使人、马、车合为一体,这样才能跑得好、跑得快、跑得远。而您在比赛中,满脑子里都是输赢,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赛车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老是惦记着输赢,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

中国足坛曾经也有一些赵襄主式的人物。几十年来,他们十分严肃无比认真地制定着中国足球的出线战略,呕心沥血地弄了一个规划又一个规划,没有一个不是“白瞎”;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寻遍全球选教练,南美欧洲皆用遍,个个都成了没才干、不会干;他们深谋远虑地组建奥运出线队,殚精竭虑地建设世界杯出线队,前戏搞得足足滴,一付且看这回雄风起的架势,可是每每到了关键时刻,除了掉链子还是掉链子。在东亚,左怕“日”,右恐“韩”;到西亚,不是被“沙特”了,就是被“伊朗”吃了;四年一征战,回回不出线,不出线就怨球员炒教练,找了个“替罪羊”了事,然后,再继续重复曾经的故事。

心不在球,在出线,大概就是中国一边大力发展足球一边“腰斩”足球的奇葩之处吧。发展足球的目的,不在足球本身,而在足球之外,会得到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