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国队遭遇“黑色三分钟”
标签:
历史体育 |
中国职业足球之“创世纪”,记录中国职业足球诞生的一段历史。
九、中国队遭遇“黑色三分钟”
中国队小组出线,进入亚洲区决赛阶段,也就是六强决战。
1989年10月12日,第14届世界杯预赛决赛阶段中国队首战对手是沙特队。
中国队排出了由傅玉斌、贾秀全、朱波、高升、郭亿军、段举、麦超、唐尧东、谢育新、吴群立、柳海光组成的最强阵容。开场后,沙特队大举进攻,依靠娴熟的个人技术强行突破,屡屡形成威胁,中国队明显处于劣势,没有还手之力。第22分钟时,祸从天降,阿根廷籍裁判埃斯波西托判郭亿军绊倒默海森,法赫德罚点球一蹴而就。沙特队得势不饶人,对中国队大门形成围攻,傅玉斌救起了三个单刀球,鼓舞了队员的士气。
下半时,中国队加强了穿插跑动。第60分钟,谢育新射门被挡,柳海光再射击中门柱。第68分钟,吴群立左路突破,切入禁区,对手犯规,麦超一脚挂网,扳成平局。9分钟后,又是麦超前场游动中劲射,球打在后卫身上弹下,麦超抢得二点,往前带了一步,在角度极小的情况下,再度射穿沙特门将的十指关。中国队以2比1反超,拿到3分。
1989年10月17日,中国队第二场战役对阵阿联酋。中国队开场大失常态,没有锐气,也缺少章法。上半时双方均有机会,都没有把握住。下半时,中国队加强攻势,场面有所改观。61分钟时,麦超发角球,唐尧东左侧突破后,沿禁区前向内切,突施一记冷射,球奔后角入网。此时,天降大雨,唐尧东受伤出场,终场前5分钟,高丰文做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一次换人,以19号董礼强替下谢育新以加强防守。董礼强上场后连续两次带球失误,一次被对方抢断发动快攻造成角球,由2号哈利勒顶球入网,一次由10号阿德南单刀建功。中国队1比2输掉比赛,锦绣前程毁于黑色三分钟,出线前景一片渺茫。
1989年10月24日,中国队第三战役对阵邻居韩国队。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韩国队的金铸城打入全场唯一进球,中国队整场被动挨打,输得毫无脾气,从此落下恐韩症。
1989年10月26日,中国队第四战役对阵朝鲜队。此役,中国队调整了守门员,用张惠康替下傅玉彬。惠康不负众望,在一次出击中与朝鲜前锋相撞,昏了过去,但保住了球门。此后,又扑住了对方一记单刀球。最后10分钟,高丰文换上谢育新,收到奇效,第83分钟,谢育新打入了决定胜负的一球,1比0战胜朝鲜队。
1989年10月28日,中国队第五战役对阵卡塔尔。这一仗是在大雨中进行的,比赛算不上精彩,但双方体力消耗都很大。马林终场前先入一球,让中国队看到了黎明。黎明前的紧张要人命,中国队再遭“黑色三分钟”,补时阶段,对方7号左路勉强突破传中,跟进队员顺势右脚打门命中。接着,他们如法炮制,左边锋晃开角度后又一次传中,中锋抢前一步打门再入一球,中国队以1比2负卡塔尔,失去了出线资格。
这一次冲击世界杯,中国队遭遇了两个“黑色三分钟”,赢了实力不俗的沙特队,却输给了二流水平的卡塔尔、阿联酋,大家都觉得窝囊。球队、球迷、足协及媒体都觉得这一次离世界杯很近。差一点就出线,让矛盾焦点更加集中在了教练身上,特别是教练的临场指挥能力,更是饱受质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