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再作“线”自缚

亚洲杯预选赛刚刚分组完毕,关于中国足球队能不能出线,又一次成了球迷关注、媒体热议的话题。球迷关注,情理之中;媒体热议,利益使然。但中国足球因此被带得跑题走调,实在是不应该。
先说说“跑题”。
一篇文章,如果文不对题,即使篇章结构再合理,遣词造句再完美,也是一纸废文。为什么发展足球?这个作文题中国足球界鼓捣了几十年,换了若干写手,说不上易了几稿,却没有一次不跑题的。之所以跑题,是因为几乎没有人不让“出线”闹得乱了心智。发展足球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足球只有服务于人的发展,才能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与动力,“出线”才有了可能与意义。“出线”不过是足球服务于人的发展的副产品,而中国足球界甚至是社会各界,却一直把“出线”当成了发展足球的主题。方向错了,怎么可能达到目的?
再说说“走调”。
一个歌手,找不准调,再好的曲子也给唱瞎了。中国足球唱了几十年的“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还新创作了“职业足球”、“校园足球”、“留洋足球”等等一系列新曲目,可是只要一碰上“出线”,就统统走调,变成了直着嗓子喊“一腚要出线”,“打死也要出线”。结果,所有的好曲子都演砸了,从演员到观众都找不着北了。“出线”让所有参与者变得急功近利。越是急功近利,越是功力尽失。
中国足球的历史,是一部“出线史”,一部作“线”自缚、划“线”为牢的血泪史。莫再作“线”自缚,方能改写历史。

方寸以忽悠娱乐足球、经营足球、文化足球为乐。
人生在左右之外,胜负在你我之外,快乐在输赢之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