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刘翔

北京奥运,刘翔因伤退赛,从此好像欠了谁的债。伦敦奥运,刘翔出赛,因说旧伤又来,一下子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们对刘翔其实已经无需期待,三届奥运的经历,“大满贯”的成就,不畏失败的精神,早已完成了一个竞技运动员的优异答卷。
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东亚病夫”的破帽子,使得中国人对于奥运有着更多的寄托,对于奥运金牌有着更高的期待。许海峰为中国射落奥运会首枚金牌,中国人仿佛挺直了些腰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雄居金牌榜榜首,中国人好像多了些豪迈。但是,“三大球”的全面落后,奥运会“中心剧场”田径赛场上中国人的配角地位,还是让中国人不能释怀。毕竟,中国获得金牌的竞赛项目,大多数是对抗性较弱的、以技巧性为主的项目,而且人们的关注度也不是太高。因此,刘翔已经不再是刘翔,刘翔代表着一个梦想。
所以,在刘翔尚未飞翔之前,有必要砸碎这个梦想。金牌的多少的确与国家的强弱有着一些联系,但并非必然联系。金牌大国并不一定是体育强国,体育强国也不一定是世界强国。刘翔退不退赛,拿不拿奖牌,中国依然是今日之中国,中国人依然是今日之中国人。
中国人能否丢掉“东亚病夫”的帽子,能不能受到尊重,靠的不是奥运金牌,而是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个素质包括:人格的高度、精神的厚度,思想创新的速度。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中国的尼采、中国的爱因斯坦、中国的爱迪生、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韦尔奇,然后才是中国刘翔与中国孙杨。如此,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由“东亚病夫”转变为“东亚代夫”。
在人类思想的奥运会上,在人文精神的奥运会上,比的是人的觉解程度,是每一个人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与宇宙的觉解。而每一位中国人都是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诠释“中国人”这三字的内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