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上没有适合国足的主教练
几十年出不了线的中国足球,希望通过换一个主教练来出线。这样的教练需要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有这种本领的不是神仙就是妖怪,人是没有这种能耐的。所以,世上没有适合国足的主教练。长期以来,我们在主教练的选择上,心态不好、定位不准,一会让人家着眼长远,一会又抓住眼前的成绩不放;选了个教授,嫌人家不够“阿姨”,找了个幼教,又嫌人家不够“大爷”;如此矛盾的定位与心态,是不可能选好更不可能用好主教练的。
一个优秀的主教练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么几条:足球理念先进,能够输入新的足球理念;技战术水平高,能够带来新的技战术;训练水平高,能够运用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协同协调能力强,能够在把现有的资源最充分的利用好;选人用人的能力强,能够在有限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把战斗力提升到最佳;应变能力强,能够针对不同对手制定恰当的战略战术并能够随机应变。
以中国足球目前的“装备水平”,你用再高明的战法,再合理的“火力组合”,也打不出亚洲。而要提升中国足球的“装备水平”,决非一个国家队主教练能完成的,更不是一个主教练在冲击“世界杯”或“奥运会”这样的任期内能够做到的。国家队主教练肩负的是阶段性的比赛任务,不可能搞基础性建设。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已有的材料组合好、使用好,以达到效用最优。
我们该怎样选择一位主教练?如果是选择国家队主教练,主要须考虑以下因素(以重要程度排序):
A、协同协调能力强,能够在把现有的资源最充分的整合利用好;
B、选人用人的能力强,能够在有限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把战斗力提升到最佳;
C、技战术水平高,能够提升球队的技战术能力;
D、训练水平高,能够运用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E、应变能力强,能够针对不同对手制定恰当的战略战术并能够随机应变。
国家队主教练重点是具备前两条。这两条并不是专业能力,而是领导力。检验国足主教练高下的是建立在专业水平基础上的领导力。如果是选择俱乐部主教练,或是青少年足球的教练,须要考虑的顺序则又各有不同。在此不再详述。
于中国足球的土壤中,成功总是于失败中“受惊”而不可能“受精”。如果,我们能够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