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恒大“加印”少许
许老板如是表述了恒大足球观:其一,足球俱乐部第一年可以亏,第二年要持平,第三年要赚钱。我们的目标是第一年如果要亏损的话,控制在千万元以内。但是去年我们没有亏,赚了77万。其二,没有大投入就没有产出,有投入就一定有产出的,但是没有投入的话就一定没有产出。恒大有实力投入。其三,引进外援以年轻球员为主,希望能成为从外援身上赚钱的俱乐部。
许老板无意中又填补了中国足球的空白:第一个提出搞足球俱乐部要赚钱,并自称已经赚了钱的足球投资人。第一个打算在外援身上“淘金”,并自称已经接近成功的足球投资人。
许老板此番言论似乎与以往的豪言有了根本的不同。过去,恒大的喜欢把搞足球说成是做公益,恒大“为人民谋胜利”不差钱。而许老板此次若干论述的核心都是产出、回报、赚钱。许老板是个商人,他终于明白,在这个世界没有不赚钱能够健康发展的“职业”。依靠“输血”来维持生存的生命,能有什么质量可言呢!
许老板的足球言论回归理性、回归市场,对中国职业足球是一个利好。不过,在目前中国的足球市场环境下,以恒大式的投入,敢说搞足球能够赚钱的,也只有恒大“加印”了,少“许”则决无可能。中国职业足球的病,并不只在足球之内,不经过多方努力、系统整治,中国足球难有持续健康发展之可能。只有在真正职业化的条件下,大投入与大产出才是可能的。
或许,许老板可以瞅瞅王健林,看看这位曾经在中国足坛趟过混水的老江湖,以何种方式回归足球。相信他不会再简单地把钞票往中国职业足球的制度“黑洞”里抛。其可能的方式是,王老板的钱与中国足协的制度变革“握手”。王健林又回来了,但不是那个提着钱箱子进球员休息室的王健林回来了。
用钱来撬动中国足球的制度变革,用资本的力量来推动中国职业足球理念、体制、机制、法制及足球文化的变革,才是对中国足球、对中国职业足球投资人、对中国职业足球从业者都有益的事情,才是中国足球投资人对中国足球的最大贡献。
方寸以忽悠娱乐足球、经营足球、文化足球为乐。
人生在左右之外,胜负在你我之外,快乐在输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