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授课常见问题及剖析
(2012-12-06 17:05:41)
标签:
微型课赛课反思问题剖析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晚上担任了系部微型课赛课评委,观课12堂,发现学生们存在以下问题。
1.对微型课认识不清,内容选择贪多求全。
微型课的“微”首先表现在时间短,内容少。因此,应该考虑在短时间内(一般10分钟)集中某项教学点实现教学目标,内容绝对不能贪多求全。很多学生往往在认识上存在问题,导致设计时也就存在问题。
此次赛课中,大多学生将本应在小学一堂课讲下来的内容浓缩成10分钟讲完,于是各个教学点均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也就无法达成最先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学会劝阻》口语交际,学生在讲授中提出学会劝阻中的各种技巧,包括:态度诚恳、语气恰当;表达清楚、以理服人;讲究语言艺术。十分钟上下来,每一项的要求都难以达到,即便是大学生都一时难以企及“语言艺术”的要求。
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当中的某一项或两项,抓住重点开展教学,比如抓住“态度诚恳、语气恰当”,可以列出或示范多种表达,让学生自己体会和发现,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和语气来进行劝阻,然后再予以运用。
换句话说,内容选择应该少而精,讲解要透彻,要集中用力,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充分达成教学目标。
2.不顾学情,教学程序安排欠周到
因为没有亲近教学一线,自然对于小学生的知识状况和特点了解不很清晰,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想当然的感知来安排教学,程序上也就难以顾及到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英语课《WE LOVE ANIMALS》,程序上安排是:提出单词,教读,学生练读,放入句型带读,唱歌。这种程序安排是一堂课的设计,而很显然,当学生还没能有效掌握单词和句式的情况下,不可能顺利进行到对话和唱歌的环节。科学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十分钟内将食物在体内的整个行程和各部分的功能全部讲述完整,而且很多的生疏名词和概念,也基于台下大学生全明晓的前提下顺利完成。
3.手段多样化但目的不明确
上微型课的学生大都喜欢采用多种手段,将音乐、绘画、游戏、比赛、教具等全用上,增强教学的热烈氛围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心理辅导课中《灭虎大作战》,弄了笑脸子弹的游戏,学生分组,回答对了就用一颗笑脸子弹打到老虎脸上,直至将老虎脸整个遮住。问题在于:事先分组了,可是又并没有形成竞赛机制;贯穿整个课堂,而不是在情境题运用时加以开展,既不能利于课堂内容的教学,也未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意识。由此,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很好的,但是目的一定要明确,不管采用怎样的手段,都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传授的有效,也就是说,这些手段都应该为学生更有效掌握教学内容而服务。而不是为游戏而游戏,为增强气氛而运用多种花俏的形式。
4.课件花哨、文字信息太多、色调不协调
现在上课不用多媒体课件的几乎没有,而且已经成了上课必用之方式。按说,课件也如教学手段一般,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则能用,否则,弃之。不过,在现代科技发展下,教学当中用诸多媒体技术是趋势。但依然要坚持的是当用则用,用之还得从简,且注意:不要花里胡哨,声响太大、动画过多、页面上弄些花花草草、飞鸟卡通,干扰小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文字信息不能太多,一页满满当当的,将所有课堂话语全摆在上边,极不妥当,既不利于学生抓住主要信息,也不利于老师授课良好状态的发挥,因为极易过于依赖课件;其三,色调设置上做到素雅协调,不要弄得太过富丽渲染。
当然,问题还有很多,如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不符;语言啰嗦繁复;基础知识错误;板书凌乱无章;提问时机把握不好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对照,想来对参加微型课授课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助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