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641b343dtb8bec50707d0&690Why I Ch" TITLE="[转载]迷人的耶鲁大学宣传片:《我为什么选择耶鲁》(That's Why I Ch" />
近期微博热烈地转发着耶鲁大学的宣传短片,让全球的学子们一睹耶鲁的风采。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与哈佛大学在全球享有同样的声誉。
尽管耶鲁大学在美国,它的学生却来自世界各地,耶鲁已不单单是美国的耶鲁,它已经成为世界顶尖学子的耶鲁。
在耶鲁大学众多的学术精英中,有13位学者获得诺贝尔奖Nobel Prize。
耶鲁以人文、艺术、历史、及法律最有名;耶鲁的理工科在美国一流名校里算是比较弱的。
耶鲁大学将本科教育视为大学的核心。这种重视在美国同类大学中实属少见。耶鲁学院(Yale
College,即耶鲁大学本科部)70个专业主要着力于通识教育,仅有极少的几个本科院系着眼于专业性的准备,甚至于耶鲁大学工程系也鼓励并且要求学生探索和学习工程学科以外的领域。耶鲁学院大约有20%的学生为自然科学专业,35%为社会科学专业,45%的学生则为人文艺术专业。耶鲁大学要求所有的教授均讲授本科课程。每年在耶鲁大学的课程目录中(Yale
Program of Study,或通称Blue Book)有超过2000门课程以供选择。
耶鲁大学实行类似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住宿学院”
制度。新生被随机分配到耶鲁大学的12个住宿学院中,且除极少数特别情况外,所有学生都将在学院中居住四年时间(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必须居住在宿舍)。每所学院都拥有自己完备的设施,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电脑室、洗衣房、台球乒乓室、学生厨房,大部分学院还拥有自己的电影院或剧院、攀岩室、壁球馆和桑拿房,24小时对本院学生开放。每所学院有一位院长(Master)和一位学监(Dean),分别负责学生的社交活动和学习生活。每周各院院长还邀请各个领域的著名人士举办茶会,称为“Master’s
Tea”,本科学生都可参加,受邀的名人不乏美国和世界政、商、体育、娱乐、社会公益等领域的著名人物。
一、音乐剧宣传片:《我为什么选择耶鲁》
喜欢这个音乐片,让人充满激情与梦想。
其实不但是在学校,在企业,在家庭我们都需要激情与梦想。
这个短片翻译的不错,雷翁翻译地址的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d644080100h2qq.html
二、如何被耶鲁选择
选择耶鲁,或许是世界很多学生的梦想。
然而真正拥有这种选择权的人却并不多。
我周围的人,只听说过表哥的女儿思思,当年曾面临这种选择。耶鲁与哈佛同时选中了她,她选择了耶鲁。
耶鲁大学每年仅招收1300名左右的本科生,而报考人数一般多达两万人。因此,大多数学生考虑的问题不是为何选择耶鲁,而是如何才能被耶鲁选择。
耶鲁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仅仅有好成绩,是远远不够的。美国耶鲁大学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中学阶段的学习档案能够展示他的学业进步情况,包括所学习的课程与耶鲁大学的要求是否一致。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领导能力、个性特长等。考生生源的多样性也是一个考虑要素。这完全是从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角度作出的考虑。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相互学习、交流、碰撞中,各自的家庭影响、文化以及个性能够起到一种互补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篇前耶鲁大学招生官的文章,来了解一下美国耶鲁大学的招生标准。
过去十多年中,我阅读、投票表决了成千上万份寄到耶鲁大学的申请材料,我承认,大部分表决意见是“进入待定名单”或“拒绝”。而那些获得“录取”表决的学生拥有一些对我、对美国耶鲁大学极为重要的特征。
首先,这些学生通过选择那些在课表中最具挑战性的课程,充分施展他们在学术方面的能力。他们在课堂外依然追逐他们对学术方面的兴趣,参加暑期项目、在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学习、开展特殊的研究课题。他们不一定拥有100分的平均成绩,但是他们在另一方面展现出,他们是那些自己所喜爱的学科的“主人”。
其次,他们在课堂外有一股特别的激情。他们在音乐、艺术、体育等方面有深度和富有激情的追求。他们参加模拟联合国、参加社区服务,不管是什么活动,他们对这些活动以及对他们所在的社区作出过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计划在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后继续参与这些活动。
第三,这些学生有坚忍不拔的学习纪律。他们在整个高中时代认真完成作业,并且不论是在那些他们讨厌的学科抑或他们极为喜欢的学科,他们都保持同样努力的学习态度。
最后,那些成功进入美国耶鲁大学以及同类院校的学生都是“好奇的灵魂”。他们在学术上始终抱有好奇心,很少有东西可以让他们感觉厌倦。他们能从周遭几乎所有的东西上发现功用;他们能发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或者物理学和社区服务间的关系。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不需要过度包装的申请材料,他们只需要“说出自己的故事”,在申请过程中“做自己”即可。
看到这个标准,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明白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有机会进入一流大学。
首先要是那些挑战性的思维训练。这些思维训练不是为了记忆那些正确的答案,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是激情。激情成就梦想。在学习与生活中,富有激情的追求,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三是坚韧不拔。那些能够把不喜欢的课程处理好的学生,才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挫折。
最后就是好奇心。不是一般的好奇,而是深入到血液里,深入到灵魂中。善于思考,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些应该只是列出了那些对优秀学生进行比较的一部分要素。优秀的学生,是必须要有好性格,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在这些共性的基础上,展示的才是个性化的能力。
三、后记
针对优秀大学的录取标准,与依妈讨论当今的教育。
依妈说现在中国很多中学,高三开设国际班,目的是培养孩子去国外学习。
我则认为,要想让学生进入国外名校,高中才教育晚矣。
耶鲁与哈佛的标准,其实代表的是当今主流学校选择学生的共同标准。
优秀的性格,良好的品质,学习的热情,专业的造诣,绝非一年两年可以速成,而是长期积累与正确教育的结果。
人的性格在7岁之前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学前教育,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教育。
因此,在孩子的培养中,我们需要虚心与用心,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优良性格与综合能力上。让孩子充满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性,对未来充满激情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