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课堂练习
一、注音:谢朓( )、饯( )别、校 ( )书郎、酣( )高楼、逸兴( )、称( )意、明朝( )、弄扁( )舟、燕( )然
二、解词:
①校书:__________,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②蓬莱:__________。
③建安骨:__________,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
④小谢:指____。后人将他和____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李白用以自喻。
⑤清发:__________。
⑥逸兴:__________。
⑦散发:__________。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⑧弄扁(piān)舟:__________。扁舟,____。
⑨称(chèn)意:__________。
⑩燕然未勒:______________。
⑾悠悠:__________。
三、诗歌内容理解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_____。中国唐朝诗人,有“___” ,“诗侠”之称,后人称赞他“斗酒诗百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______》、《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______》、《月下独酌》、《春夜___闻笛》等。
2、“抽刀”一句用来比喻___________,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_______的牢骚、愤懑。
四、中考试题:
(一)、2008年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分)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填空:
1、“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作者相思和亲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的生活信念。
4、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说尽了“愁”之沉重。
5、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8、人生难免不称意。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9、月下飞天镜,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1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11、“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_________”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 “_________”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参考答案】
一、谢朓(tiǎo)、饯(jiàn)别、校 (jiào)书郎、酣(hān)高楼、逸兴(xīng)、称(chèn)意、明朝(zhāo)、弄扁(piān)舟、燕(yān)然。
二、①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②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③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
④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⑤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⑥逸兴(xī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⑦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⑧朝(zhāo)。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
⑩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⑾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三、诗歌内容理解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诗侠”之称,后人称赞他“斗酒诗百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月下独酌》、《春夜洛城闻笛》等。
2、“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4、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四、中考试题【答案】
(一)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虫下”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敬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米。 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五、名句填空:
1、示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直挂云帆济沧海。 4、如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给1分;只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不给分)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给1分;只答“只恐双溪舴艋舟”不给分)(2分) 5、山随平野尽。6、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7、举杯邀明月 8、明朝散发弄扁舟;病树前头万木春。9、云生结海楼。1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里挑灯看剑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老夫聊发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