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参加“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课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有感
作者:郑国喜 文章来源:丹江口市泰山庙小学
6月15-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武汉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所属《新课程研究》和《基础教育课程》联合主办的“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课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
来自全国小学作文教学领域中生代“四大名师”管建刚、吴勇、何捷、张祖庆和其它省市八位小学作文教学名师(新秀),展示了各自各地作文教学风格,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教师既享受作文课饕餮大餐,又品尝到习作课可口小炒;既领悟到当今作文教学的航标,又学到了作文教学的实在方法。尤其,著名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等专家亲临现场及高屋建瓴地点评,让此次活动锦上添花,让来观摩的教师如醍醐灌顶。此次“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课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真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
“四大名师”——饕餮大餐,作文航标。
号称“全国小学作文教学领域中生代四大名师”的管建刚、吴勇、何捷、张祖庆等主讲,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管建刚老师“我的作文革命”理念,把时代的元素符号(网络语)融入学生作文语言;同时,不拘一格的练笔,少了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多了自由自在地表达;模拟复活场景的方法,生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作文有了新的气息,学生作文人人有个性,篇篇无雷同。他主讲的作后评课《班级风波》无不体现这一理念。
吴勇老师一直在搞儿童故事作文研究,坚信儿童是有故事的人,只要有儿童的地方就会有故事发生。他主讲《调皮的故事》时,结合漫画《大卫,在干什么?》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而循循诱导。学生轻松掌握了儿童故事的写作特点——连贯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形象的语言,调皮的心理。
何捷老师的“写作进行时”——激活思维,口语先行,写好一个段落等,而自成一派。他认为儿童天生就是童话大王,因为他们有童心,有童语,有成人无比的丰富的想象力。他主讲的“学写童话”无不体现了这一理念。尤其,“口语先行”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指导了如何作文,是作文的前奏。“写好一个段落”,他让每个学习小组课堂上只写一个环节的事,课后再续写完整作文。他认为儿童语言之美,自成体系。因此,他让学生自己改自己作文——老师改会伤了孩子语言。
张祖庆老师的“班级作文计划”(三年级:绘本读写计划;四年级上:童话读写计划;四年级下:观察写作计划;五年级上:阅读写作计划;五年级下:书信写作计划;六年级上:网络写作计划;六年级下“毕业写作计划。)搞得红红火火。学会处理信息是他主讲的《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一个亮点。现代人每天都要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如何为我所用?是每个现代人所要面对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小学生利用信息撰写论文做法,张老师也在计划实施。他这节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搜集筛选利用信息的做法体现了这一理念。
二
年轻新秀——可口小炒,更接地气。
重庆李斌老师——“文章合为时而著”。他主讲的“网络评论”(跟帖)体现了“作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及“读者意识”的理念。观摩老师对他的课评价很高——大气,幽默,可与“四大名师”媲美。课堂上他让学生针对媒体报道“某高中砸学生手机”事件畅所欲言: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看法,再用一句话表达,后用一段话表述见解。并结合网上跟帖的例子,循循善诱。学生明白了作文(也包括跟帖)是生活的需要而非点缀,自己的文章(特别网络评论——跟帖)希望能得到更多人关注,必须观点明确,语言鲜活。
广西老师李连芳,福建老师陈敏,四川老师刘华,江西老师刘茘,湖北老师董尚元、钱芳,广东老师郭艳等年轻新秀,名气可能不及“四大名师”,但他们在自己所在省市已展头露角,在全国也小有名气。如果说“四大名师”作文课是当今小学作文教学的航标,是“饕餮大餐”,那么这些新秀作文课更接地气(常规课,可模仿),是“可口小炒”。课上,他们都能迅速调动学生作文兴趣,巧借例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作文,达到了预期效果。特别是广东郭艳老师课紧扣教材单元作文训练扎实(据点评的广州专家介绍,广州正在落实教材单元作文教学),这也许与“四大名师”作文风格迥异,但这正是其更接地气所在。
不管“四大名师”,是还是年轻新秀,他们都不仅注重作文技巧方法的引导,更关注孩子的健康未来。如:重庆李斌老师在主讲的“网络评论”(跟帖)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适时引导,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作文——“跟帖”,更学会了做人;湖北董尚元老师主讲《家里还缺什么》时由“小家”引向“大家”——“国家还缺什么”,“世界还缺什么”
,明白了“小家”与“大家”一体的;江西刘茘老师主讲“学写演讲稿”时,结合钓鱼岛事件,激发了学生激情;张祖庆老师主讲《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时更是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生存等等。
三
点评专家——高屋建瓴,画龙点睛。
这次活动,全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等专家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未来作了高屋建瓴地阐述,画龙点睛,让现场老师如醍醐灌顶。
四
千余教师——汇聚江城,交流切磋。
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从事小学作文教学教师汇聚武汉,参加本次活动实属难得。他们汇聚江城,不仅观摩了名师讲课及聆听了专家点评,更是带来了全国各地小学作文教学的信息,是一次难得的相互学习切磋交流的机会。
点点遗憾及滴滴疑惑
点点遗憾:(一)这么高规格的全国性的活动,晚上的学术沙龙活动未开展——也许有各种原因;(二)活动结束后应该由一位重量级专家作总结;(三)组委会应该给每位来观摩的老师发十二份讲课老师的教案;(四)这千余名老师住宿应集中或相对集中——便于更好相互交流,切磋学习。
滴滴疑惑:管建刚老师提倡的作文语言时代元素与高考作文谨(禁)用网络语是否矛盾,张祖庆等名师“抛开教材作文训练”与以广州为代表的“扎实落实教材单元作文训练”是否南辕北辙等。
尽管有点点遗憾及滴滴疑惑,但并不影响此次活动之美。因为,有缺失才是美的。此次活动,创造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