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高回落失守4000,多空对决拉锯仍在?】

(2025-10-30 15:49:55)
标签:

孔明看市:kongmks8

分类: 【大盘分析】
 【冲高回落失守4000,多空对决拉锯仍在?】


一、冲高回落失守4000,多空对决拉锯仍在?

  

  

   周四,A股冲高回落,沪指跌破4000点,创业板领跌。盘面上,能源金属、钢铁、电池、风电设备、航运港口等行业涨幅居前;游戏、电源设备、煤炭、农药兽药、证券、玻璃玻纤、电网设备、电子元件、半导体领跌。题材股方面,刀片电池、量子科技、锂矿概念、低碳冶金、稀土永磁等涨幅居前,CPO概念、PLC概念、超导概念、激光雷达、PCB概念等跌幅居前。



   消息上,1、紧盯公司业绩!机构密集调研这些方向;
已有近260家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这些公司相对密集地分布在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2、国家外汇局发布九条政策举措支持外贸稳定发展以进一步深化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便利市场经营主体办理跨境贸易业务。贸易便利化政策在试点地区和业务种类上迎来“双扩围”。


   3、凌晨重磅!刚刚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之间。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阿联酋央行、卡塔尔央行、巴林央行、沙特央行集体宣布降息25个基点。稍早前,加拿大央行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



   热点上,能源金属走强,天华新能涨逾10%,天齐锂业涨停,西藏矿业、赣锋锂业、盛新锂能涨逾5%。
稀土永磁走强,九菱科技涨逾10%,中科磁业、金力永磁、奔朗新材、银河磁体、中矿资源涨幅居前。



   状态上,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上。三季报行情即将结束,红利板块与科技股反复拉锯,投资者仍需重点关注前期热门行业龙头回调后的低吸机会。从长期趋势来看,孔明认为,在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的拐点。具体投资方向上,中线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逢低关注中证A500ETF、沪深300ETF等宽基基金。



   近三天大盘围绕4000点拉锯,今天再度失守
,充分展现了多空双方在这一点位的激烈争夺。一边是多空双方对4000点的激战,另一边又是指数4000附近体感不佳。这究竟该如何理解和应对?1、4000点争夺的激烈,本质是获利盘了结与增量资金入场意愿不足的博弈,叠加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近几日多次上演指数冲高回落,增量资金未能有效进场。而同时,中美高层会谈、关税政策等外部变量的细则仍存疑虑,进一步加重了投资者的谨慎心态,使得多空双方在这一心理关口的博弈更趋复杂。2、而散户投资者跑输指数的根源,在于未能适应市场结构性分化的新特征。或许投资者也需进一步转变投资思路,从以往个股的投机逐步向资产配置转向。在多方支撑和提振下,市场整体向好趋势依旧,但根据十五五规划建议看,未来5年科技赋能或仍是主基调。尽量长远布局,减少短期波动的扰动。



    操作上,近期沪指在4000点关口持续拉锯,反复突破又失守,与指数波动形成反差的是散户普遍体感不佳,面临只赚指数不赚钱困境;对于市场来说,中期向好核心逻辑未变之下,4000点争夺激烈本质是获利盘了结、增量资金不足与外部不确定性的博弈.散户投资者跑输指数源于未适应结构性分化。破局需拥抱指数化投资与聚焦行业龙头,长期还需从个股投机转向资产配置,关注科技等赛道。今天焦点是:资源、电池、储能、业绩超预期。



今日涨停天梯榜:

  【7连板】 时空科技。

   【5连板】 亚士创能。

  【3连板】 德龙汇能、瑞尔特、合富中国。

  【2连板】 神州信息、大中矿业、通润装备、常铝股份、康盛股份、京投发展。

今日主力净流入板块:

  NO.1 【盐湖提锂】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7.63亿,板块内2股涨停,20股上涨。

  NO.2 【动力电池回收】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6.12亿,板块内4股涨停,37股上涨。

  NO.3 【小金属概念】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3.92亿,板块内3股涨停,57股上涨。

近期强势股【时空科技、亚士创能、德龙汇能、瑞尔特、合富中国、常铝股份】持续连板,连板股留意:华东数控、联德股份、南山控股、博杰股份、奥美医疗、方正电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