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势震荡再迎分歧,A股风向要变了吗?
周四,隔夜美股先扬后抑,对今日市场的反弹还是有一定的抑制。沪深两市开盘后震荡走低,迎来最近调整的新低。不过午后市场生变,科技股走强下,“双创”指数走强,并刺激深成指走高。而尾盘两市纷纷拉升,深成指翻红后继续走高,全天探底回升。盘面上,电池、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医药商业、电机、光伏设备、电子元件、消费电子、软件开发行业涨幅居前,贵金属、旅游酒店、食品饮料、航空机场、燃气、酿酒、商业百货、煤炭、航运港口、银行、保险、纺织服装等行业跌幅居前。题材股方面,麒麟电池、Chiplet概念、华为汽车、数字哨兵、噪声防治、数据确权、汽车一体化压铸、固态电池、激光雷达等领涨,乳业、啤酒概念、在线旅游、社区团购、预制菜概念、调味品概念、退税商店、代糖概念、肝素概念跌幅居前。
消息上,1、国办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展望2035年,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物流企业成长壮大,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更加有力,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2、扩内需顶层设计出炉;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3、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到4.25%至4.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今年第七次加息。此外,美联储预测明年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5.1%的峰值,预计到2024年底利率降至4.1%,到2025年底降至3.1%。美联储还预测称,明年失业率也将上升,到2023年底失业率将从目前的3.7%升至4.6%。
热点上,半导体及元件走强:易天股份、惠伦晶体20cm涨停,敏芯股份、中晶科技、大港股份、通富微电涨停,四会富仕、炬芯科技、全志科技等涨逾6%。信创板块走强:竞业达、深桑达A、云赛智联、英飞拓涨停,优刻得、易华录、东方通、龙芯中科、南天信息等涨逾6%。汽车零部件板块拉升:奥联电子涨超15%,上声电子、瑞鹄模具、浙江世宝、瑞鹄模具、双环传动、广东鸿图、神通科技等跟涨。物流板块午后拉升:音飞储存、天元股份、飞马国际涨停,广汇物流、新宁物流、三羊马、上海雅士、保税科技、中国铁物、东方嘉盛等涨幅居前。
状态上,昨日盘后扩内需顶层设计出炉,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早盘A股基本平开。旅游酒店、免税店、机场航运、互联网彩票等板块开盘领涨,先进封装、中芯国际、禽流感、中药、乳业、供销社等板块小幅低开。近期消息面的刺激将逐步成为主导因素。医药、房地产、大消费等板块就明显是消息刺激使然。大盘突破2900~3100点底部箱体,预计沪指夯实3200点后将拓展上行空间。但市场成交量再次萎缩,预示着市场仍是结构性行情。孔明认为目前压制A股投资者情绪的因素仍然是地缘政治、美元收缩、经济下行等因素,但这三大因素已经逐步改善。美国11月CPI超预期回落,加息放缓的预期也得以落地,这对科技股短期会有利好。而国内政策利好政策不断,叠加海外环境的边际改善,A股整体向好的趋势未变。修复预期下价值风格的逻辑依旧,而成长板块的走强或仍需基本面的确定性回升。
靴子落地,担忧解除,市场或迎来风向改变。无论是中概股上行的提振还是对估值承压的释放,实际上科技等成长股的抑制都在减弱,理论上是有利于成长股的表现的。所以,这两日半导体频繁表现,今日其他科技成长股也有拉升,可谓是对短期事件的反应。当然,这里也有短期价值股整理而资金博弈成长股的重要可能。阶段价值回撤而成长启动之下,市场的风格是否发生转向?价值风格调整,而成长风格要启动了吗?我们认为概率较低,原因主要是当前还是修复性行情为主,低位价值风格整体占优,而盈利仍未触底之际,成长风格短期启动更多的是美国通胀回落以及美联储加息放缓的短期提振,不具备基本面的持续性。短期受到海外美国通胀回落以及货币政策倾向而受益的科技等成长股,大概率属于短期行情,基本面缺失下,持续性行情或难以呈现。而估值修复之下,基本面相对稳健的价值类板块,整体仍有修复的空间,或仍将是市场的主线。
操作上,市场呈现结构性调整格局,盘中两市行业及题材再现分化和局部轮动,盘中科技板块呈现整体活跃,半导体、元器件、软件服务、IT设备、通信设备、互联网等行业受到热炒,地产、金融、农林牧渔、酿酒等行业呈现走弱,盘中板块分化和轮动凸显市场调整压力。目前来看,市场整体趋势呈现走弱迹象,短期有继续回落调整可能。随着近期热点板块的降温和主力资金的调仓,市场情绪呈现整体谨慎,盘中市场反弹略显乏力和动力不足,说明当前市场分歧较大。同时,近期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轮动和跷跷板效应,主板市场呈现呈现回落,而创业板市场表现相对强势,说明市场资金再向科技板块转移,市场风格转向成长股。短期来看,市场的干扰因素相继落地,美联储如期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外部利空因素减弱,而内部因素方面,国内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不过,宏观政策面加码将提振国内经济面改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的印发将助力经济修复。目前市场已处于分化和风格转换阶段,建议投资者关注风格转换下的投资机会,关注科技成长板块的短期轮动和中长期消费板块的修复机会,同时继续关注大金融板块的防御性机会。短期三驾马车:医药(新冠药、疫苗、医疗检测、熊去氧胆酸)、科技(芯片、半导体、信创、软件、智慧政务、信息安全、数字货币)、大消费(旅游、餐饮酒店、食品饮料、新零售、免税店、供销社、新能源车)等题材轮番表现。
近期强势股【易天股份、诺邦股份、茂化实华、西安饮食、中晶科技、大港股份、格力地产、大连友谊】持续连板,连板股留意:惠伦晶体、恒大高新、中国医药、天元股份、云赛智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