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林线的优化

(2018-09-01 10:39:22)
分类: 形态
文:信步华尔街********************************************************************金钱让浅薄的人变得更浅薄,让深刻的人变得更深刻。*********************************************************************
先回应一下一些股友的质疑:我的帖子都是市场技术分析的已有知识,搬过来价值不大。
首先,我的所有帖子都是原创,没有一个是ICP的。我的思考,有时在我看到一些文章时,惊奇地发现同样的想法早有人有了。其实也不该惊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所有的想法思考,有人想到了要点,但思考的思路却不尽相同。很多时候,思考结果没有思考过程重要。金融市场上,我认为尤其如此。很多思考结果被市场证明是错的,但并不说明思考过程毫无价值。
其次,我不手握圣杯。我自认没有能力独创一门武功。我是工科出身,我没有开创理论的能力,但这不妨碍我深入地理解理论大家的着作,找到它们应用的边界条件。结合到实际,进行有效的应用。金融市场上,有两类人:高级的分析师,通过500页的各种图表说明,来得到一个理论结果:牛市到头了,未来6个月熊市来临等等。这些是高端的理论家,目的是引导市场走向自己给定的目标。如果这是你的寻找目标,那很多地方你可以去。这儿你来错地方了。另一类是实作的交易员,理解理论,观察市场,结合自己的思考,目标是追随市场,为了从中持续盈利。这是我的目标。如果你实在要加个标签的话,姑且把这一系列博克看作我的学习笔记吧,如果这样你可以更心安的话。

上期深入探讨了布林线的问题和它的理论根源。BollingerBand的问题出在它理论上的两个重要缺陷:
(1)用过去20天的股价进行统计的标准均差,不能很好的衡量当前的波动情况。因为股价一段时间内是有趋势的,股市随机漫步理论说的是股价第二天,相对前一天的收盘,向任何方向都是有可能的。但相对5天前的收盘,那随机性就不强了。Bollinger自己也承认,过去20天的股价,并不符合统计的正态分布。Bollinger仍然还是用了这个思想。这是它的一个致命理论弱点。一个能适当解释一些现象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股价不符合统计的正态分布,那有没有符合统计的正态分布的,反映波动情况的东西呢?
(2)使用过去20天的股价,就容易出现边界情况:当一个大波动日在20天的计算中,波动就大,当一个大波动日正好移出计算范围,波动快速达到低点。当然,由于20日均线也在上移,BollingerBandWidth倒也不是一天就大跌了,还是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对这个大权重的大波动日,不是包含在计算中或不包含在计算中的两个选择,而是包含在计算中,但是逐步discount它的权重呢?
一个叫VitaliApirine的交易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
首先,由于日线图的波动最大,布林线赖以生存的2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的快速变化。这一点我前面的帖子专门讨论过。使用近期权重大,远期权重小的移动均线就可以解决。但使用怎样的权重策略呢?一种是线性衰减(WMA,Weighted Moving Average),一种是指数衰减(EMA: Exponential MovingAverage)。
WMA和EMA除了权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另一巨大区别:WMA由于是线性衰减,必须有起始和结束。比如20WMA,就是过去20天的收盘价,
时间   权重
T-20   0
T-19   1/(1 2 3 ... 20)
T-18   2/(1 2 3 ... 20)
T-17   3/(1 2 3 ... 20).
T-1   19/(1 2 3 ... 20)
T-0   20/(1 2 3 ... 20)

而20EMA由于指数衰减,却包含了所有过去的收盘价,不只限于过去20天。20只是说明它权重衰减的速度。EMA的细节,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博克:《均线的秘密》
初一看EMA,觉得极不合理:20EMA,就是要过去20天的,你包含过去所有天的干吗?我也大惑不解。但你再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有均线?均线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均线剔除了临时性的因素影响,从而显示出市场自身该有的方向。市场并没有一个像Bollinger误导出的20天周期,凭什么20天均线就能反映市场自身该有的方向呢?30天不行?50天?这个你争论下去没有结果。。。或者说,结果就是所有天。结果就是EMA。有股友提到WMA,这算一个解答吧。
VitaliApirine用20EMA来取代20SMA作为日间趋势的中轨,这一点没有异议,至少我没有。但是这波动幅度(狗绳长度)的动态调整方法应该是怎么才合理呢?这需要做一些SoulSearching的工作。
上个帖子《破碎的圣杯》谈到了布林线的波动幅度动态调整的核心:就是过去20天收盘价相对当天20SMA的距离的加权平均。再来看看这个图:

http://s16/mw600/0003bP5mzy7g6Se8OGX8f&690


A是T处20SMA的价格,T处的波幅,就是T-20到T之间20天收盘价距离A价格线的加权平均。
那为什么T-20到T之间20天收盘价,要以距离A为标准呢?
我们来理一理Bollinger的思路:第一,用20SMA来代表市场的实际短期走势;第二,用动态变化的幅度来表示市场的日常波动范围。我还回到狗和主人的比喻。主人是20SMA,狗是每天的收盘价。狗绳长度是狗可以蹦踏的大致范围。狗距离主人的实际距离是狗绳当天的实际长度。那要计算狗绳的理论长度,是不是对这些实际长度进行加权平均即可?
而这,正是Vitali的洞察所在!
Bollinger计算的狗绳长度的实质,是用狗过去20天的位置和主人当天的距离来进行统计上的加权平均。而我们却要用这个结果来预测狗和主人明天(注意:同一天)的距离!
如下图所示,我们不应该对过去20天股价计算标准均差(SD),而是应该对图中红线的长度计算标准均差(SD)。红线长度的实质是每天的实际波动幅度。数学上,是对股价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一阶微分。

http://s13/mw600/0003bP5mzy7g6Scw5oU9c&690


改进后的Band,Apirine谦虚地取名叫ESD(Exponential Standard DeviationBands)。Bollinger毕竟是开路先锋,理论着上名字无可厚非,我Apirine改进一下,就不署名了吧。作为交易员的Apirine,有着成功交易员的谦虚的品格。我估计,Aprine比Bollinger在交易上要胜一筹。ESD在各大交易平台应该都有,各位可以研究一下。我下期继续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