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中,表现水景的內容占不小比例,除了大海潮涌、江河浪花、湖泊山涧、溪流水潭之外,水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瀑布”。瀑布是水流在高低落差较大环境中.特殊的运动形式,瀑布就好像运动的站立的
流水,其独特的形态无疑为摄影者提供了不少拍摄乐趣。
拍摄瀑布的曝光控制
瀑布属于形态比较特殊的水,而摄影作品表现水的难点就是曝光,一旦曝光过度,水呈现一片死白而缺乏质感,而曝光不足时奔泻的流水同样会缺乏其应有的层次感,只有曝光准确的影像才可能体现水的质感和魅力。相对来说,瀑布本身亮度大都比较高,往往比现场其他对象如树木、岩石等亮许多,故不宜直接以瀑布流水作为测光对象。通常可用“替代測光法”来确定拍摄的曝光组合,即在同样照度条件下,以¨点测光”对自己手背测光,然后以测光结果为曝光组合拍摄。不擅长使用点測光模式者,也可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以现场中等亮度的岩石或草木等作参照测光曝光,再视曝光结果利用正负“曝光补偿”作细微调整。相对来说,整个画面中瀑布亮度最高,在无法确定曝光量时,可按“宁欠勿过”原则处理,以避免瀑布曝光过度。
拍摄瀑布的快门速度选择
快门速度一般可作两种考虑:即非高即低,放弃中间取两头。高速快门的特点是能将流水、水滴等都凝固得很清晰,在较近距离拍摄或需要清晰反映流水时,不妨采用高速快门。只要光线和取景角度合适同时曝光准确,用1/100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大都能拍出类似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水的质感将比较好。尤其是以广角镜头高速快门拍摄大瀑布时,也很容易形成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感觉。
另一种就是选择较低速的快门来营造虚糊迷茫的效果,低速快门拍摄流水常常会呈现一种云雾般飘渺的动感。如果希望将瀑布在画面中表现得飘逸柔美,可选择 1/8秒或更长的曝光时间拍摄。当然,在现场究竟采用何种快门速度好,需针对实际条件和个人所认为的表现作选择。
如何选择较低的快门速度
在照度较强的晴天拍摄,由于环境亮度高,如果摄影者故意选择较低决门速度容易曝光过度。要是希望尽可能用较低快门速度拍摄,可用两个方法作补救:一是在相机上设定最低感光度,一般数码单反最低感光度在1oo,有些较高档的便携机等,也可选择IS080-100之间的感光度。还有些相机有类似于“内置减光滤镜”功能,也可开启降低进光量。对数码单反相机而言,可在镜头前安装中灰镜(也有人称之为减光镜、密度镜)或偏光镜,安装这些滤光镜后,一般可降低约两挡快门速度。假设选择F16-F22的光圈,多数情况下都能选择1/8秒左右的快门速度,就能较好反映瀑布的动感。不过此时建议用三脚架固定相机,确保相机态定以获取清晰成像。
拍摄瀑布构图取景技巧
一般来说,横向展开的瀑布比较容易表现,如最近几年较热门的德天大瀑布,特点是横向展开气势很大,拍摄这种宽幅类型瀑布,如果因拍摄位置过近而镜头视角不够,可拍摄一些接片素材,后期借助软件合成。当然,拍摄“接片”时要按照“四定”要求处理:定光圈和快门速度、定白平衡、定摄距、定拍摄位置,拍摄时适度转动相机,取景注意保留一定重合比例即可。目前供后期合成用软件为数不少数,加工处理也比较方便。
相对来说,拍摄竖构图的瀑布,构图难度会稍大些,比如面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场景,想拍摄全景就很可能要摄入较多与瀑布关系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构图的要素,建议多利用合适的前景予以补救。合适的前景不但能为画面增强空间感,丰富构图细节,还能增加画面中的色彩。此外,清晰的前景与低速快门曝光形成的虚幻流水对比,还能起到反衬动感的作用。
拍摄瀑布附近的彩虹
拍摄那些水流落差大,流速较快,较有气势的瀑布时,往往能看到一种在那些流水缓慢的小瀑布处难得一见的现象,即地势落差大使水流更为汹涌湍急,瀑布周围水花飞溅后,周围空气中常常分布许多细密的小水珠,这些水珠在角度合适的阳光扫射之下,常会形成五颜六色的彩虹。这无疑也是难得的拍摄题材,有兴趣拍摄者不妨多加关注。但是彩虹属于比较特殊的被摄对象;常常需要合适背景的反衬才显得比较鲜明,这就需摄影者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多加观察分析,以便选择较合适的角度和曝光量来反映。
(中山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