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表现雪的质感和立体感,被摄体是否有阴影以及阴影的形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光线又和阴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拍摄雪景表现雪的质感和立体感时要特别注意、光线的运用。
一天之中由于早晚太阳位置低,不仅光线柔和,而且被摄体最容易出现阴影,所以利用早晚柔和的光线最适合表现雪的质感和立体感。天气晴朗时,早晨日出后两小时、傍晚日落前两小时,这四个小时、的光线最适合拍摄雪景。另外,由于冬天,太阳位置不像夏天那么高,所以被摄体的阴影显得比较长,因此很容易寻找摄影位置。在太阳位置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果用顺光拍摄雪景,阴影就不明显,所以最好用能表现雪景质感和立体感的侧光。如果拍摄雪景的局部,摄影者自己可移动摄影位置来寻找合适的侧光,摄影者拍摄时多移动,往往能发现最佳的景色。阴天时由于是柔和的散射光,而且雪面也会反射散射光,所以阴天时被摄体不易出现阴影,很难表现被摄体的质感与立体感。因此,阴天拍摄雪景时有两种表现方法,一是可物色形状明显的被摄体,例如落满积雪的竹子。另外一种方法是,可以物色颜色鲜艳反差大的被摄体,例如冬天仍有红色果实的一些植物。由于雪景本身就缺乏色彩,所以可通过被摄体的色彩和白雪进行对比来表现雪景。特别是雪后红色果实上落满积雪时显得非常漂亮,画面中红色果实和白色积雪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仅画面漂亮,而且显得非常明快。
很多人认为,由于雪是白色的,所以必须把雪景拍的很白。其实自然界的现实并不如此,雪面会根据阳光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早晨旭日东升时由于阳光呈橘红色,所以在日出后很短时间内雪面也会呈橘红色,傍晚,当日落前阳光还比较明亮时,向阳雪面呈白色,随着日落,雪’面逐渐呈带一点黄色的橘红色,然后又变成红色,当日落后短暂时间内,不仅雪面会出现明显的阴影,而且呈暗蓝色。所以,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意图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拍摄。例如,打算拍摄白色的雪景,就可以选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中午前后;如果想拍带红色调的雪景画面,就可以选择早晚时分;如果要拍带蓝色调的雪景画面,则可以在日落后短暂时刻内进行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晴天早晚拍摄雪景并把呈橘红色的天空也纳入画面,由于天空较明亮,地面雪景会显得暗一些,所以构、图时最好只把地面雪景纳入画面,这样比较容易表现雪景;在日落后短暂时间内拍带蓝色调的雪景,构图时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天空在画面内的面积,如果天空占画面过大,就会影响雪景的蓝色调。
摘自中国摄影报李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