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三大奇塔 之 《应县木塔》

(2011-12-25 07:47:53)
标签:

山西

朔州

应县

木塔

了然

分类: 行摄天下

     早就听说过应县木塔,但一直未亲临其境,朝拜五台后,驱车进入朔州应县境内,天色已晚只好在县城住店、打尖、休息。早晨六点多,天刚刚擦亮我就迫不及待的背起相机来到木塔跟前,静候那黎明的晨曦。

     应县木塔全名叫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屹立千年的应县木塔,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早建成118年,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要早出833年!它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并列为世界三大奇塔。

                                        http://t1.baidu.com/it/u=1324029000,1480950225&fm=0&gp=0.jpg之 《应县木塔》" TITLE="世界三大奇塔 之 《应县木塔》" />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是佛宫寺的入口,标志是一座三楼四柱歇山顶的牌坊,明间横额上刻“浮图宝刹”四字。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佛宫寺院整个中轴线上由此往北依次为山门、木塔、大雄宝殿。寺院前部东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后面有东西配殿厢房。据史料记载,佛宫寺在金元时期规模宏大,拥有土地40余顷,僧人300多名。到了清代,寺院规模日趋缩小到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是佛宫寺的门面叫山门,它是1999年在原山门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建成后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匾“佛宫寺”。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古往今来,观瞻木塔成为许多人向往的乐事。历代君王臣子、达官显贵及不少文人墨客登塔抒怀,泼墨题字,内容丰富多彩,书法古朴精良。悬于三层南外檐的“释迦塔”一匾,是木塔上年代最久远的作品,它成于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其上阴刻236字,记载了应县木塔古代几次维修的经过。明成祖朱棣亲书“峻极神工”四字,明正德三年武宗朱厚照登塔时被木塔奇异造型所吸引,写下了 “天下奇观”挂于塔上。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见过不少释迦牟尼佛像,但留胡须、戴耳环的释迦牟尼佛像却很少见,据说和契丹人有关吧。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 <wbr>之 <wbr>《应县木塔》
    千古一塔,雄伟壮观,但因年久失修稍有倾斜,故游人不能登塔参观,只可在一层朝拜释迦牟尼佛神像了!
    游罢古塔,思量回味,若以纯游山玩水的心态来山西看应县木塔,没准兴致而来,失意而去。殊不知,应县木塔在国际学术界名气大的很,它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这座木塔历经近千年的地震雷劈、枪击炮轰,却至今屹立不倒,究竟是何缘故?经查阅资料,方才明白一二:

    据专家考证,应县木塔是由出生在应州的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的,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曾遭受了多五度以上的地震就高达十几次之多!但这座直插云天的木塔总是安然无恙,仍巍然屹立。

    除天灾外,应县木塔还屡受战祸侵扰。如今登上木塔,仍能看到木柱横梁上累累的弹孔。据记载,1926年,冯阎大战在山西爆发。此次战争,木搭共中弹二百余发,大受创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奇怪的是,颗颗炮弹都穿塔而过,末在塔中爆炸。 

   木塔重达7430.377 1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应县木塔底层的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艺之高超,令后人叹服。

    专家们研究发现,应县木塔的内部结构与现代建筑中的“圈梁”近似,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木塔明层夹暗层,形成了刚体结构和柔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每遇大地震,这种结构便会将巨大的冲击释放掉。

    1993年,我国十几个科研部门勘察发现,木塔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类组成,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其承部载力极佳。此外,夏天塔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干百年来扮演着“护塔卫士”的角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