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赞

标签:
河北保定白洋淀荷花了然图文 |
分类: 行摄天下 |
夏秋之交,位于河北保定的白洋淀,正是是荷花姹紫嫣红,争相绽放的季节。为捕捉荷花的一缕倩影,留住荷花的尊贵芳容,展现保定的经典瞬间和白洋淀的荷花美景。我们新华网保定摄影俱乐部一行13人带着长枪短炮来到白洋淀。
顺着幽静的小路,我们从大观园的南门步入荷花淀,今年淀里的水很多、很清,在傍晚的阳光下,被鱼儿泛起的涟漪是那样的美,微风含着缕缕荷花清香轻轻拂来,别有一番风致。站在九曲廊桥举目四望,满淀碧绿的荷叶间亭亭绽放着粉中透红的荷花。有的盛开,有的凋谢,有的含苞待放。阳光透过荷叶洒在荷花上,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优美清雅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
我呆呆的愣在那儿,象过电影一样闪过许多儿时的往事、白洋淀的故事……
我出生在白洋淀边,伴随着白洋淀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虽然白洋淀几度干枯,历经沧桑,但他的美、她的历史、她的动人故事却依然是白洋淀人的骄傲!
白洋淀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的雁翎队,利用有利地形,驾小船出没于芦苇荡中,展转在茫茫的大淀上,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壮歌。以白洋淀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蜚声海内外,穆青写的《雁翎队》、孙犁的《荷花淀》、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孙犁在《荷花淀》中为我们描绘了头顶荷叶、伏击日本鬼子汽船的游击健儿,在月光下织席,沐浴着新鲜荷叶荷花香的水生嫂,早已经成为人们难忘的形象。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描述的英雄儿女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徐光耀塑造的“小兵张嘎”形象,歌颂白洋淀的英雄们为大家所喜爱。他们的作品清新明丽,乡土气息浓厚,时代特色鲜明,成为中国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铸就了白洋淀一个文学时代的辉煌,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绚丽奇特的景观。
我喜欢白洋淀,我赞赏白洋淀,我更赞美盛夏时节白洋淀那一池盛开的荷花!
9月的荷乡“荷塘月色”,每当夜幕来临,淀风习习,蛙鼓阵阵,万亩荷塘翠叶叠盖,荷花清影缥缈可见。在白洋淀码头赏月、观看
“白洋淀之秋”文艺汇演、听水乡民俗风情故事会,真有如赴蟠桃盛会。
我喜爱荷花的品质,因为她与世无争。当荷花绽放吐艳时,叶与花,供人观赏;当藕成熟时,可食或制粉,其味妙不可言;当莲子发出阵阵清香时,莲子又是上乘的滋补品。莲节,荷叶均可入药;更有顽童摘下荷叶,顶在头上充当“太阳帽”,其乐无穷!荷花真可谓是默默的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喜爱荷花的骨气,因为她脱凡超尘。她冲破世俗,超越自我,冲出污泥、立于水面,搏击风雨、迎接艰难和逆境的挑战,奏响一曲曲顽强生长的“青春之歌”,以其刚柔、乐观的良好心态,惊人超凡的刚强气魄来战天斗地,顽强拼搏。
我赞美荷花,因为她是百花骄子。阳光下,月光里,清风中、雨雾时,荷花都是一样的阿娜多姿,嫣红如染,分外妖饶。一碧万顷莲,十里荷花香,炎夏酷暑,她出污泥而洁身吐芳,洒清香而天然独秀,超然脱俗,送丝丝清凉,散阵阵幽香,添几多美景,增十分神韵。含苞时娇羞欲语,怒放时舒展潇洒,闪闪荣华。
我赞美荷花,因为她是谦谦君子。其淑雅娴静以喻品姿,清纯淡雅蕴滋神润,植根民间从容大度,生于苑园也不盛气凌人。她莲瓣呈辉,梗亭玉立,叶轻翩舞,翠裙展舒。她娇艳羞语、纯洁无暇,华丽不艳、清素高雅,让人流连赞叹而不忍辞离。
啊,荷花,碧水微波,摇曳的是你对名利的淡泊。清幽娴静,吟唱的是你溢满诗韵的歌。出淤泥而不染,歌颂的是你那超俗的品格。冬去春来,奉献人间的始终是那满地清幽的秀色。花开花落,永恒播放的是那首来自荷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