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其言、其行都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方向标,举足轻重,必须慎言!最近,《中国青年报》撰文说,围绕着开征房产税的话题,舆论显得空前热闹。国税总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均有官员就是否开征房产税发表相关言论。由于发言者都是具有一定身份的政府官员,因此他们的说法通过媒体传播以后,迅速被放大,民众将其解读为政府的一种态度。但是,各种不同的指向、互相矛盾的说法频繁出台,又对民众判断市场走向产生了很大干扰。
这些围绕着政府重大政策的出台而出现的信息混乱,其实也反映出我国政府官员在对媒体发言时,存在着角色定位混乱的问题。政府官员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所在,认识到自己的谈话发表后所产生的放大作用,不仅可能会歪曲谈话者本人所要表达的本来意思,而且可能会被市场操纵者所利用,从而给政府工作造成干扰。
建议:一是,官员代表政府发言,语言要严谨,观点要明确,角色要到位,责任要到人,把握好政府和民众的认知结合点;二是,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切忌政出多门,互相矛盾,不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影响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面对政策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市场传言,政府部门应及时、准确地通过正式渠道向外界发布信息,
包括对社会热点话题发表正式的官方表态,而不能只由下属官员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