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志》中介绍:“琉璃器,出颜神镇(今山东博山),以土产马牙,紫石为主,法用黄丹、白铅、铜绿,焦剪成珠、穿灯屏、棋局、帐钩、枕顶类,光莹可爱。”
http://s1/middle/67a523ebhc5250d3f1360&690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的鑒賞
http://s1/middle/67a523ebhc5250d6f4190&690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的鑒賞
http://s1/middle/67a523ebhc5250d8d0a20&690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http://s4/small/67a523ebhc17cedeb1b33&690龙年说收藏--“扳指”
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http://s1/small/67a523ebhc5250d6f4190&690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说起中国古代料器,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至汉魏时的大月氏国有商人能采矿烧铸琉璃。《魏书.大月氏传》载:“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即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至唐,“今俗所用,皆销冶石汁,加以众药,灌而为之。”自此,玻璃又称“药王”、“罐子玉”、“罐玉”。《格古要论》云:“罐子玉,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明代有称其为料者:“以煮料为丝,以丝作器。”料器之称沿用至今。
http://t1.baidu.com/it/u=789978038,1121494300&fm=0&gp=0.jpg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料器又称"玻璃器",中国的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料器制作工艺是中国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工艺之一。
http://t2.baidu.com/it/u=2764113593,266581697&fm=15&gp=0.jpg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料器何时从国外流传到中国,考古学说界说法不一。但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山东博山的料器制作已十分繁荣兴盛,并流传到北京。清康熙三十五年,北京出现大规模的“琉璃厂”,生产皇宫享用的料器,颇受皇室人员欣赏,明代以山东博山所制的料器最佳,透明度高,光泽晶莹。《青州府志》中介绍:“琉璃器,出颜神镇(今山东博山),以土产马牙,紫石为主,法用黄丹、白铅、铜绿,焦剪成珠、穿灯屏、棋局、帐钩、枕顶类,光莹可爱。”
http://t2.baidu.com/it/u=2474912908,3293198866&fm=15&gp=0.jpg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料器以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为原料制作,最早由西域地区(今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到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2~1620年),中国北部山东省博山地区的料器制作已经十分兴盛,并流传到北京。清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北京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琉璃厂",专门生产皇宫御用的料器,受到皇室成员的欣赏。
http://t3.baidu.com/it/u=2333982949,3024018896&fm=15&gp=0.jpg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TITLE="说古代料器的收藏~ 一件《清代涅白蒲纹料器扳指》" />
~~~~~~~~~~~~~~~~~~~~~~~~~~~~~~~~~~~~~~~~~~~~~~~~~~~~~~~~~~~~~~~~~~~~~~~
藏品提供:一瓶齋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