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内观治疗之内观与四步骤自我治疗法
(2011-09-14 11:16:38)
标签:
内观强迫症强迫行为注意力杂谈 |
分类: 正念(内观)体悟疗法(MEIT) |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传统的四步骤自我治疗法和内观治疗,通过他们之间的碰撞,我们试图理解他们的相同点,进而找到从更深入的角度理解他们是怎样治愈强迫症的关键点,从而可以更为灵活的将这两种方法融会贯通,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一、重新确认和内观觉知
重新确认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些困扰人的侵入性念头到底是什么?牢记要点是,你必须对这些非你所愿的想法、冲动和行为进行重新的确认,按照其本来的面目来称呼它们:他们就是强迫观念和行为。你要有意识的做出努力,使自己坚定的扎根于现实之中。
我们都有体验到心不在焉的情况,我们可能阅读了很久的书却发现什么都没有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正在干什么,但是我们却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这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在哪儿。通过内观我们变得更有觉知,对我们所面对的情景有更多的觉知,我们给了自己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我们再不用走进过去会引起问题的旧的“思维习惯”中了。我们也更有能力来重新确认侵入性念头是什么了。在内观中我们锻炼全神贯注的能力,将注意力放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并维持一段时间。这种注意是持续的、有质量的注意集中,不是走神也不是分散而是聚焦。通过内观的练习,我们可以锻炼觉知的能力,从而更有能力来重新确认侵入性念头到底是什么。
二、重新归因和内观不批判
重新归因就是直接将责任归咎于真正的原因,是你的大脑被卡住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
就像你如果得了近视,你不得不休整之后告诉自己说,因为我近视,所以我必须适应这种情况,也许你需要眼镜,就好像要学会我们教你的工具来对付这个疾病。你必须适应一种叫做强迫症的状况,且最大可能的发挥你的功能,你不是受害者,而是寻求解决问题的人。
重新归因是要锻炼我们成为不偏不倚的旁观者,又称全然的旁观者。通过锻炼这种能力,你可以让自我同强迫症保持距离。
经常会有患者来说他们想要消除头脑中闯入的这些不想要的想法、冲动、图像等思维,这些闯入的思维本身并不是决定会不会产生强迫症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90%没有强迫症的正常人也有这些闯入性的这些思维,那么究竟什么会使之发展为强迫症呢?答案是评价,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思维,怎么评价这些思维,正是我们的评价引发的情绪和随后的行为导致了强迫的结果。
我们在思维模式这篇文章中谈到,这种自动的试图确定问题,并且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只是强化了人们把问题当做“敌人”来对待,似乎一旦这些问题被清除了,那么一切都变好了。问题是,这种方法可能会鼓励病人进一步绞尽脑汁来解决问题,结果通常使人们陷入到他们本来想逃脱的困境中,无法自拔。内观试图打破这种思维模式,即不去评价它,我们只是静静的把它只是作为一种想法,放弃试图解决问题的任何努力,有意的不做任何反应以便冷静的分析问题。
三、重新聚焦和内观此时此刻
重新聚焦告诉你克服实施强迫行为的冲动要做什么。它指导你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到一些有益的、建设性的活动上,比如园艺或者电脑游戏上,来“绕过”那些纠缠、烦人的强迫念头。重新聚焦步骤的关键在于去做另外的事情。当你这么做时,你是在修复大脑中坏损的换挡器。你的大脑开始更加顺畅地转换到其他的行为上。你越多的练习重新聚焦的步骤,它就变得越容易。因为你的大脑开始更有效的工作了。
重新聚焦的关键在于:意识到即使强迫症的观念或感觉仍然在那里,你还是必须继续前进到另一个行为上。你不让那些思维和感觉决定你要做什么。消极等待是你最不应该做的事情。而内观正好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重新聚焦的能力
在内观中我们在将注意力一个特定的焦点上并维持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很多其他的东西带走,比如各种想法,情感,躯体的感觉,外在的打扰。去游移是它们的本性,我们没有力量阻止它们发生。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心理游移。仅将它们视为思维的溪流,头脑中的事件,而不是迷失在其中。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承认心理游移,,注意它去了哪里,然后温和地将注意力转回到呼吸或者身体上。关于这个练习,积极的方面就是,不论你的意识可能在哪里,你总是能在下一刻里重新开始。内观疗法的核心就是,愿意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重新开始。
四、重新评价和内观实相
重新评价是认真练习前三步骤后的自然结果,伴随着一系列的练习,你将很快认识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应该被忽略的毫无价值的分心事而已,有了这样的洞察,你将能够重新评价和看轻病态的强迫冲动,将其挡开直至他们最终消失。当你的大脑更好的工作,认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本质就变得容易了。你的大脑会更正常,更自动的行使职责。结果是症状强度会减弱。通过内观最后我们能更快速和准确的觉知到强迫症状的实相。
参与内观的人进行大量的练习,觉知他们的心理游移,把在内心中正在进行的内容标记为心理活动。他们多次将注意力温和的拉回到呼吸、身体或任何指定的焦点上。这些过程所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即这只是一种想法而已。用这种方法,参与者将学会回过神来,离开想法的内容,只关注到想法本身。在内观中最后我们可以觉知到事物的实相,可以改变我们与想法之间的关联,认识到我们的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