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跟岗学习情况汇总之一
(2016-10-29 21:59:26)
第一期
(总编:周明波 刘用哲
(编者按)根据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安排,我们全体学员激情满怀,分赴五所名校跟岗学习,进校园,入课堂,听报告,观摩对话,吸纳精华,朝出暮归,思辨总结。现将各小组跟岗情况,主要收获及所思所想汇总如下,仅供各位学员学习参考。
北京师大二附中跟岗学习小组
早餐后,我们一行九人在班主任孙明明的带领下向北京师大二附中进发。孙老师还为北京师大二附中接待人准备了礼物,让我们感动不已。礼物袋我提了提,还挺沉的,不是说“礼轻情意重”吗?那么重的礼……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九人一路上谈笑风生不一会就到了学校门口。
接待我们的是李煜晖老师,他是北京师大二附中的教务主任,精神干练。从把我们迎进学校的那一刻起,他就滔滔不绝地说起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前世今生。那种自豪之情,让我们羡慕不已。
一进接待室,我们的目光同时被墙面《京师二附赋》所吸引。《京师二附赋》笔势雄奇且隽秀,笔力遒劲而有力,颇有苏轼字体遗风,咱们大家都还在想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呢?李主任看出我们的疑虑,他说《京师二附赋》是他所写。真是高手在民间啊!请老师们欣赏一下群中墙上的题字《京师二附赋》,感兴趣的老师可以与我们一起去目睹真人真迹。
在接待室里,李主任高兴地从孙老师手上接过那份沉甸甸的礼物——北京师范大学纪念盘。李主任现在是北师大的在读博士生,年轻有为。他如数家珍般对北京师大二附中取得的各种成绩做了介绍。在聆听与记录中,我们了解了北师二附中的奋斗史与发展史,了解了学校管理理念、了解了办学模式、也了解了育人模式。说实在的,对我们最震撼的还是他谈到北京师大二附中的“人文”,谈到“学校应当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协调发展,而不仅是片面强调学生发展”,还有如何分层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等,都令我们受益匪浅。
在接下来分组交流与听课中,李主任安排细致,各科均有教学颇有建树的老师负责接待。
数学由王宝铮老师接待,他是“苏步青奖获得者”。上午数学王勇、张峰与化学李斌各交流一节课后,又听了一节课。刘静、王荣老师也与英语组教师进行了交流,收获颇丰。
三位语文教师郭军东、张汉玲、林勇上午在陈立今老师(语文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参观了语文组,和老师们就语文教学的难点热点展开了座谈,座谈完后,北师二附中语文组送给三位语文教师各两套教材作为礼物。下午三位语文教师郭军东、张汉玲、林勇分别听了陈立今老师,郑树红老师两节课。课堂上,教师教授与高考紧紧挂钩,讲授为主。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老师们授课所用教材,均自编校本教材。五本必修,四本选修,充分汇聚北师大二附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智慧,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大有可为之处!
说实在话,我们是来学习与取经的,对人家的接待理应身怀感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应虚心“好学”,扎实“乐学”,不断改进求学的方法,轻形式重实效,努力取得“真经”,只有这样,才能不虚此行。
今天早上6:30分整,学员曾元忠、郭蕾、刘用哲、周明波,根据实验中学靳育红老师的安排,和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到北京35中,参加西城区教研室组织的说明文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同课异构活动,先听课,然后和西城区全体初二年级语文教师一起议课、评课。我们感受到北京语文老师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方法:轻学科知识的传递,重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教会学语文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方法。但是,我们感到迷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完全给学生讲授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点,没有讲说明对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这样会影响中考说明文语段的阅读分析;另外,课堂容量太小,20分钟的内容讲了45分钟;教师主导过多,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不够。我们明天会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走进课堂,继续研究。
7:20,学员苖明、张宇,来到了实验中学二龙路八年级组学部区,及时和物理组组长、跟岗联系人詹细爱老师取得联系,7:30进入了詹细爱老师的物理实验室,一同开始实验课的准备并讨论全天跟岗活动计划。詹细爱老师和物理组的全体教师非常热心,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协调和帮助。
从上午8:00开始一直到下午,我们逐一听完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组五位教师和两位北师大实习教师的物理课;观摩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组学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及各种文明规范教育;在课间休息和中午时间有幸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多位教师、学生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畅聊、探讨,师生们一一回答了我们的疑惑,特别是对我们特别关心的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网络学习现状、家校一体、社会融合、社团活动、网络教研、高中考改革等等一系列话题都做了十分深入、细致的讲解,收获良多,而且特别快乐,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的无私、乐助,以及学生强大的沟通能力,我们也感觉到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突出的优良素质和敬业精神
经过一天的跟岗学习,回来后细致总结反思,又认真阅读了明波校长的总结体会,感触良多,特别对明波校长“感受到老师重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方法:轻学科知识的传递,重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教会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方法。但是,我们感到迷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完全给学生讲授;课堂容量太小;教师主导过多,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不够”等深刻分析深有同感。教师素养非常好,学生能力非常强,而这两个优势明显的没有有机结合,形成新的生命力,师生教学过程中的脱节和分岔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力量的进化,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突出,在网络学习(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等)应用广泛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明显滞后,我们面对学生越来越大的个性需求和巨大差异,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适应学生不断快速变化发展的新趋势?
新课程标准、新课改、核心素养、高中考改革下,最主要的目标在这里没有很好的体现,课堂及学生的活动大量由教师占据主要空间、时间主宰地位,学校依然如故是教师的学校,而非学生的学校,学生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的主体地位低下,而不谈突出,如何发生真正地改善?
化学组戴勇、吴光辉、胡家耀、宋海潮一行四人,早上7:30走进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化学教研组跟岗学习。学校文化氛围浓厚,润物细无声,处处皆能育人。上午,我们先后听了郑老师和郭老师的《爱护水资源》一课,两个班各有六位学生课前自主认领课题,查阅收集资料,制作ppt,依次讲解展示,思路清晰,脱稿解读,边讲边演示边板书,颇有小老师范儿!重要的是很多观点是我们第一次耳闻,令人震惊和敬佩;教师退在台下适当指导、串场、提升,效果很好!联想到我们襄阳的课堂,虽然课改轰轰烈烈,可是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真正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以学为本,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确实要真正落在地上。
下午,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参加了西城区每周一次的化学教研活动,听取了两名专家关于《基于科学本质理解的化学教学思考》的高大上的报告,真切感受到京城的老师学术水平之高,理念视野之广,案例分析之深,科研学风之烈,教师成长之快,职业幸福指数之高。
(撰稿人:周明波、张宇、戴勇)
北京五中分校跟岗学习小组
早上6:30,我们组的全体成员准时在北师大一楼集合,乘车前往北京五中分校。跟岗期间我们服从学校的安排,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每人听、评了4节汇报课,并与数学、音乐和物理教研组进行了讨论交流。我们虚心学习北京五中分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拓展了视野,收获颇丰。北京五中分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领导的管理策略,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都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所听的每一节课无不彰显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处处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使我们明确了此次跟岗学习的重要意义,增强了跟岗学习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也从中深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撰稿人:高蔷)
北京五中跟岗学习小组
上午由李院长亲自带队,学校相关领导陪同,我们观看北京五中宣传片,观摩了一节班会课;下午参观校园。
该校最大亮点是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其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注重与大学科研机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潜力。另外,主题班会形式新,内容丰富,与现实联系紧,符合学生实际。
(撰稿人:张娥)
北京理工大附属中学跟岗学习小组
清晨,我们一行十二人如约而聚。在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百年老校理工大附中。上午,我们听取了江校长的汇报,了解该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理念,参观了天文室、气象室、阅览室、陶艺室、机器人室、车道沟书院和优美的校园……最后,丁主任召集我们和理工大附中的十二位导师召开对接交流会。下午,我们随各自导师深入课堂,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其间,我们利用课间时间进行了跟岗沙龙,总结了值得学习的地方主要有: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很好,尤其在天文、气象、陶艺等方面硕果累累;二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颇具特色,智能围棋、象棋等让人拍手称快;三是部分班级的学生核心素养高,学习能力强。建议:不主张通过分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撰稿人:曾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