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诵读《使至塞上》: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2010-08-27 17:58:44)
标签:

杂谈

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原诗]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诵读指津]

读准节奏:古诗文是优美凝练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内容、形式、绘画、音乐有机地融合。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因此诗歌吟诵时,都有一定的节奏划分规律。一般是两字一顿。这是一首五言诗。五言诗大致有两种节奏:二二一或二一二。按照这样的划分规律,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全诗的朗读节奏、句逗停顿如下:单车//问边,属国//居延。征蓬//汉塞,归雁//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候骑,都护//燕然。

读懂内容:“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读懂其中的味道。王维的诗活泼清新,富于优美情调。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过这首《使至塞上》与一般的边塞诗不同,少了一丝凄凉,多了一些作者内心幽微的感觉。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三四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将自己比喻成“征蓬”和“归雁”,点明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抑郁之情。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塞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最后两句,诗人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从“候骑” 口中得知“在燕然”,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读出感情:抒情言志是古诗文的魂。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感受到诗歌的精华。《使至塞上》这首诗歌的感情渗透于全诗的字里行间,与所叙之事、所写之景完全交融。一二句记叙,暗含着一种失意之情。三四句写景中寓情,表达了对仕途的担忧,对离开故土的依依不舍,和思乡的微妙心情。五六句当他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时,则转而发出赞叹之情,昂扬与伤感,豪放与孤寂交织在一起。最后表达出对大唐广袤疆土的赞美和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