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汽车沿着龙门镇美光大桥徐徐而入,两旁翠竹繁茂如初,我们的思绪又被拉回到了在培文师范生活三年的岁月里,拉回到时常令我们魂牵梦绕的美丽校园。
金城园,我们又回来了!我们又投入了您的怀抱!
整整十五年了。您依然如虔诚的智者伫立在这一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一切是那么熟悉,一切是那么亲切。
夹道欢迎的翠柏雄姿英发,刚翻建的金城楼焕然一新。来到曾经的教室,坐在久违的座位上,怀旧之情潮水般涌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青春年少的学生时代,身边坐着的依然是那一个个熟悉的同学,耳边似乎又回响起老师们在台上激情讲课的声音。三年时光,我们在这个教室里留下多少欢声笑语,多少喜怒哀乐。走遍教室每个角落,我们在寻找那一段青葱岁月留下的痕迹,回味着那段青涩的日子。窗外的那株阔叶树上的蝉声,至今依然不倦地鸣唱。围墙外那一片稻田里翻滚着金黄的浪花,丰收在望的情境依然如故。更远处的天空下飘着的云朵仍然载着我们年轻的梦幻与遐思。
又一次踏上连接着“教室——宿舍——食堂”的石板路,两旁绿草茵茵,当年的小榕树如今枝繁叶茂,覆盖着大半个草坪,成为草地上最壮观的风景。从教室走到宿舍,从宿舍走到食堂,这条石板路好漫长,我们整整走了三年,今天我们再走一遍,却走不出三年师范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忆。看看那个宽敞的舞蹈室,我们寻找曾经的舞姿;徜徉在洒过无数汗水的跑道上,我们寻找挥洒青春的身影;在小桥边聆听流水的潺潺声,依然悦耳;在膳厅里,我们又闻到可口的饭香,看到了我们排队买餐的身影……
又一次漫步金城园,回忆往昔,我们忘不了求学的那一段岁月,更忘不了校主施金城先生的桑梓情怀。从85年到今天,他依然是那个小小规模铁钉厂的老板,因为他把赚来的钱都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上,而他倾资兴建的安溪培文附小、培文师范及培文高中、丽馨幼儿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当施老先生深情回顾他30多年来回乡办学的经历,他说,培文师范10多年里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小学教师,惠及安溪及邻县的基础教育,这让他倍感欣慰。
又将一次挥别母校金城园,如十五年前那样,带着我们的使命,带着校主的希望和嘱托,走上各自的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