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剑谈美术育儿 |
分类: 汉苗创想园 |
一、艺术教育应该开拓想象力
好的艺术教育,是开拓想象的,孩子学了以后应该能触类旁通,所以接受别的艺术应该会更容易。不好的艺术教育给孩子围起高墙,学会了一项技术,却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
二、孩子到一定年龄应该进行必要的训练
“毕加索在会说话之前就会描画。10岁的时候,他就能画石膏像素描,画得像任何地方的美术老师一样好。毕加索的父亲是一个地方上的美术老师,儿子未满14岁时,他便交出了自己的画笔和调色盘,而且发誓永远不再画画,因为他的儿子已然青出于蓝”。这些都说明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专业的训练。要在合适的年龄进行专业的训练,并且是比较艰苦的训练。(引用)
http://s8/bmiddle/67a112fft97a507c73bf7&690
毕加索9岁时的素描
三、不懂美术的家庭怎么引导孩子?
也有家长说我们都不会艺术,有时候没法指导孩子。这些困惑每个家庭都会有,我虽然会画画,但是我孩子很喜欢数学,我是个数盲,他总是画画完了,把做数学当成娱乐。而且经常挑衅性的问我数学题取乐,这个一点办法没有。父母不可能什么都专长。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可以弥补这些缺憾。不可避免,孩子的兴趣一多半都是家长刻意培养出来的,或者家庭的影响,因为那些可能是家长的兴趣。支持一个家长自己也很喜欢的兴趣这个容易,支持一个你自己很不喜欢,但是孩子很喜欢的东西就很难了。我对孩子数学的兴趣唯一能做的就是多鼓励。这看起来微小的力量,往往是给孩子更多发展的空间。
四、绘本大师们为什么不教孩子画画?
艺术家家里的孩子是“不教之教”,那个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孩子们会潜移默化的跟着模仿,受影响,所以这样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再刻意教授也是多余的。但是普通家庭没有这个环境,就需要为孩子营造出,这个就比较辛苦。
五、练眼比练手更重要
我们教孩子一些艺术训练,或者带领孩子们看古代的艺术作品,重要的不是练习手,而是训练出能够“发现“的眼睛。大部分人“熟视无睹”对于周围的事物没有了敏感的发现,所以创造的能力也就下降了。
六、
我始终觉得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实际上多少是有点悲哀的,这个水泥森林,哪有柔软的土地好玩呢,小时候我们光着脚满世界跑这玩,在水塘边玩泥巴。现在的孩子还要穿的干干净净的上泥塑课。呵呵。总之一句话:再精彩的课也没有生活本身精彩。
注:
王师傅的教学是专给8岁以上孩子,是比较专业学绘画技术的。
8岁以下的孩子应该自由地画画,还不必还考虑学习技术。
水墨教学画稿:
王师傅最近画了一张完整的水墨给孩子看,画幅很小,画了3小时,还没画完,下堂课接着画。
古人说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的确是很慢的,要静心才行。
http://s10/bmiddle/67a112fft97a523704759&690
http://s5/middle/67a112fft97a528632fe4&690
局部
学画故事:
王剑师傅小时候学画,每天去火车站写生,画了6年,风雨无阻。
鸟老师小时候学画,画了一会觉得口渴,给自己倒杯水喝。老师说,你一定没画进去,要是专注画画,怎么会发现自己口渴呢?以后画画不许喝水。